第九十一章 民以食為天

“今歲靖邊大旱,赤地千裏,民饑死者十之八九,人相食!”

“耀州旱,去冬無雪,今冬無雨,麥苗盡死,瘟疫亦甚。”

“今夏蘭州饑,狄、河皆荒,餓死甚多!”

……

呂維祺面目沉重的向張順一字一句匯報道,“還有延安等地,舜王已經親眼目睹,臣就不再多嘴了。”

靖邊就是隸屬於榆林鎮的靖邊營,和被神一元殺了杜文煥全家的寧塞營相去不遠。

而耀州則是先前張順仔細考察過之處,沒想到形勢居然如此嚴峻。

“靖邊和耀州還好。”張順嘆了口氣道,“我已經下令把耀州和同官縣作為接收安置流民的前線,由宋企郊、石長生專管此事。”

“不過先生還得為我草擬一份命令,特意強調一下耀州救災和補耕之事。”

“張慎言送來的番薯和老農到了,盡快為我派往耀州、延安等地。”

“地裏給我種上粟米,山溝邊角都給我種上番薯,山上給我撒上苜蓿和蓬草種子,務必以救荒、救災為第一要務!”

粟米畝產才一百多斤,但是相對於小麥、青稞等作物而言,特別耐旱,能夠保證幹旱之時能有一個基本的收成。

而番薯根據今年在河洛種植經驗來看,除了量大管飽又長得快以外,還有一個不懼蝗蟲的特性,也能夠彌補主糧的不足。

至於苜蓿和蓬草,雖然不是給人吃的東西,但是至少比啃樹皮、吃觀音土強多了。

關鍵時候能夠活人性命,就是最大的善政。

“舜王殿下,這下令種植粟米、番薯還行,但是讓百姓種苜蓿、蓬草而食,它好說不好聽啊!”呂維祺猶豫了一下,不由提醒道。

比如一個簡單的例子,回頭史書上要是來一句,“秦王方據秦地,延安、耀州大饑,民以苜蓿、蓬草為食”,這話聽起來還不如“歲大饑,民多死”好聽呢。

張順聞言氣了個半死,不由張口斥責道:“大丈夫行於天地間,但求問心無愧,豈可因虛名浮利而置百姓身家性命於不顧!”

“對了,一會兒幫我草擬命令的時候,問一問那宋企郊,為何本王在耀州之時,他不曾向我匯報過旱情!”

這幫人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難道真準備換個名號,繼續在我麾下充當“裱糊匠”不成?

“臣曉得了!”呂維祺聞言不由諾諾。

“靖邊那塊下令給盧象升,讓他從榆林調集一些糧食進行賑濟!”張順皺了皺眉頭道。

“蘭州、河州和狄道三處,讓臨洮總兵張應昌調用部分軍糧,盡快賑濟。”

“缺額先從屯田較多的秦州調用一些,余則從新征糧賦中補齊!”

“那……那個張應昌有奏,河州番漢摻雜,地處夏夷交界,諸番人土司未服,不知如何應之?”呂維祺聞言從袖子裏抽出一本疏牘,連忙遞給張順道。

“哦?”張順打開粗略的看了兩眼,頓時便明白怎麽回事兒了。

原來這時代通往藏地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走四川龍安府,經松潘軍民指揮使司往西到達原朵甘都指揮使司駐地。

而另一條便是走臨洮府,經河州、歸德守禦千戶所,沿黃河河谷往南進入原朵甘都指揮使司駐地。

這河州就是陜西進入藏地的門戶,同時也是茶馬交易的重要節點。

歷史上元朝管理藏地三大機構之一——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便設置在此處,後來洪武三年衛國公鄧愈攻克河州以後,“番酋日至”,“或以元時舊職投誠,或率所部歸命”。

如今義軍已經占據了河州,卻因為張順沒有帶領大軍威逼,所以這些人便裝聾作啞,繼續遙領大明官職,不曾上表歸附。

“此事容後再議,且論救災之事!”張順心裏盤算半晌,不由把話題拉回來道。

茲事體大,不僅涉及河湟之地,還涉及到甘肅的掌控以及邊地番漢民族問題。

必須以武力為後盾,以熟知番漢民情之人為幹將,方可一舉徹底解決這兩處隱患。

“那河州賑糧的發放?”呂維祺不由請示道。

既然現在確定不了敵我關系,自然就無法制定相應對策。

“賑濟自然是賑濟自己人,大明的土司遭災了,與我何幹?”張順不由冷笑道。

正所謂“畏威而不懷德”,如今義軍自個糧食都不夠吃,自己哪裏有那閑心去管他們?

“這……這似乎不太仁義,不利於籠絡番人……”呂維祺不由提醒道。

“不必了!”張順擺了擺手道,“仁施於己,威加於敵,內外之別也!”

“仁施於敵,威加於己,是謂內殘外忍,非王者之德!”

我叫舜王,又不叫聖母,你激動什麽!

好吧,你是君主,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