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重甲(下)(第2/2頁)

“這麽重嗎?”張順一愣,不由皺了皺眉頭道,“這樣吧,甲片以滿足滲碳、冷鍛等處理手段為前提,可以適當造大一些。”

“非關鍵部位可以減少厚度,以五厘為準,盡量減輕一些重量。”

“那……那好吧!”其實王徴倒不怕鍛造,他手裏如今有三五十台水力鍛錘,皆設置在西安以北的山中完全可以滿足鍛打之用。

“那個戰襖和綿甲也不可少!”張順安排完王徴以後,轉身又對李際遇道。

明代除了硬質防彈手段以外,還有軟質反彈甲。

其典型代表便是綿甲和戰襖,二者材質皆以棉花為材料,用水浸泡踏實了。

沖鋒陷陣之時,便可以將其披在鐵甲外面,以增強對火銃的防禦。

其中戰襖是一種特制的短袖棉衣,甚至直到十九世紀朝鮮還曾制作使用過這種形制。

後來被美國人繳獲以後,成為防彈衣這一理念的來源之一。

而綿甲又即棉甲,最早制作方法和戰襖別無二致。

只是後來隨著火器越來越犀利,棉甲力不從心,便又在裏面增添了鐵皮,就變成了明末清初的經典棉甲樣式。

但是,除此以外,有時候攻堅隊伍也會特意在鎧甲外面套一層純粹的綿甲,以增強防彈效果。

其實張順也是同樣的思路,既然純鐵甲擋不住彈丸,那我幹脆再外面再加一道軟質棉甲,形成緩沖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