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相互傾軋

那左柱國、少師、兵部尚書兼保定總督朱燮元剛剛一口氣說完自己的猜想,還未來得及河口茶水潤一潤喉嚨,結果那兵部尚書楊嗣昌坐不住了。

“臣彈劾左柱國君前失儀,口出不遜!”楊嗣昌不由上前一步道。

什麽叫“我可以趁著朝廷空虛,奇襲山西”?

什麽叫“任人宰割,早晚為我所吞”?

朱少師,你來解釋解釋吧!

“陛下,臣一時失言……”朱燮元聞言連忙拜倒在地,汗出如漿。

如今他剛剛平定西南“奢安之亂”,勛至極品,極易受猜忌之時,合當急流勇退。

不意一時間貪圖口快,反倒犯了忌諱。

“哎,不妨事,少師一時間口誤而已!”朱由檢聞言擺了擺手道。

這朱由檢性子固然偏狹,其實不少時候也是好脾氣。

有一次早朝,他耐不住性子插了一句話,便被朝臣噴道:“等小弟說完了再說”。

崇禎雖然被弄得哭笑不得,最終亦“不為怪”。

如今的朱燮元正是朱由檢的救命稻草,他還指他能夠像平定西南“奢安二賊”一般,平定陜西“順賊”,自然也頗為寬仁。

朱燮元聞言這才千恩萬謝的謝過了,老老實實退在一旁,不敢隨便口出“狂言”。

“陛下!”兵部尚書楊嗣昌不由上前道,“朱少師固然言之有理。”

“但是賊人若真個大軍東進,切斷漕運,占據平原沃野,為之奈何?”

行,你說的對,你說的有道理。

可是如果河南、山東及南直隸等地為賊所據,那天下被賊人截成兩段,又當如何?

“朱少師以為如何?”崇禎皇帝朱由檢聞言一愣,皺了皺眉頭向朱燮元看去。

那朱燮元頓時心裏一個咯噔,暗叫不好。

雖然朱燮元和楊嗣昌兩人都是兵部尚書,其實兵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並不一樣。

朱燮元的兵部尚書屬於加銜,以提升其地位、權重;而楊嗣昌的兵部尚書則是署理兵部,實際主管本部事務,又被稱之為“本兵”。

由於明代廢除了丞相制度,故而六部職權頗重。

別看那朱燮元作為封疆大吏,勛至左柱國,聲望之隆,無人望其項背,但是仍然要受制於兵部。

明代的兵部權力很大,特別是具有奏章的題覆權,讓哪個督撫都不敢輕視。

因為按照明代政務流程,除非個別事件由內閣票出,然後經皇帝批準以外,一般都會下各部議處。

甚至連孫承宗這樣的閣臣出鎮地方,其奏疏事關軍務,也要下兵部議覆。

那左柱國朱燮元又何德何能,能夠事事讓內閣和皇帝開恩,違逆常例?

既然不能,那和現任兵部尚書楊嗣昌搞好關系是他解決當前問題的關鍵。

眼見楊嗣昌一而再,再而三指責自己,朱燮元哪裏不明白這廝要和自己過不去?

他連忙違心應道:“本兵所言甚是,朱某所慮不周也!”

朱由檢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且莫看楊先生年紀輕輕,其實心思縝密,乃是朕跟前第一得意之人!”

“哎,陛下謬贊,謬贊,某實愧不敢當,愧不敢當!”楊嗣昌聞言連忙謙遜道。

不是,說你胖,你咋還喘上了?朱燮元聞言頓時哭笑不得。

你當朱燮元過來這許久,就想不出來應對之策嗎?

其實很簡單,只要官兵率大軍守住山西,義軍哪敢大規模東進?

因為義軍主力一旦東進,官兵完全可以呈泰山壓頂之勢。

或進南下攻義軍腹裏,或南下切斷東征大軍後路,戰略上依舊處於主動地位。

當然,若是義軍像上次張三百那般,派遣一支別部侵擾南直等地,官兵亦難保萬無一失,說不得誤了漕運,難免京師大嘩。

不過,這種級別的失敗和官兵占據了戰略主動性比起來,完全不值一提。

可是如今看那崇禎皇帝朱由檢和兵部尚書楊嗣昌“君臣相得”,一大把年紀的左柱國朱燮元不得不為自己後事考慮一番。

按照自己的計策固然能夠萬無一失,可是若是惡了面前兩人,被他們揪著一個過錯,恐怕就要萬劫不復。

如今的朱燮元已經七十整歲了,古人雲:人生七十古來稀。

又有詩雲:朱顏辭鏡花辭樹,最是人間留不住。

如今的朱燮元早已經功成名就,身居高位,再也沒有年輕時那種雄心壯志,自然也擔心晚節不保,落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的結果。

故而他只作不知,且看這兩人如何打算。

那兵部尚書楊嗣昌和崇禎皇帝朱由檢一唱一和之後,便諫言道:“依臣之見,朝廷當設兩督師,以應對賊人!”

“一則總督宣大山西保定等處,專門應對山西方向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