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2/2頁)

本來他們以為義軍這次大舉進攻,意在奪取開封,獲取占據河南西部平原的戰略支點。

但是,卻萬萬沒想到賊人兵力如此富裕,居然還有余力攻取懷慶等地。

懷慶、衛輝及彰德三府,地處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在漢代大致為河內郡範疇。

昔日漢光武劉秀占據河北以後,曾以此為跳板,南征北戰、東征西討,進而奪取天下,足見其要。

實際上在義軍割據河南府以後,朝廷也一直有聲音,提議“匯集大軍於‘河內’,南渡而取河洛”。

但是也正因為這三府戰略位置太過於重要,反倒不能成行。

原因很簡單,若是官兵雲集,聚於此地,勢必危及河南府安危,到時候義軍不得不與大明官兵相爭。

官兵若是一鼓作氣,剿滅“賊人”,那一切休提。

但是,若是官兵如當初曹文詔那般,渡河與戰不利,那真是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得,一個不小心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主力既失,那河內三府豈不是任人宰割?

如果河內三府再失,那後果讓人想都不敢想。

大明又不是沒有和“順賊”接壤之地了,誰敢冒這個風險?

當然這個理由,反過來說對義軍同樣成立。

如果義軍派遣主力渡河和官兵爭地,一旦有失,河南府定然不保。

故而,雙方都默契的不肯在此用兵,以免出現不能預料之事。

這就類似圍棋上最麻煩的“萬年劫”,若是算不清其中利弊,誰都不敢輕易動手。

然而,現在“順賊”開始渡河了!

渡河就要爭地,爭地就要“打劫”,而且打的還是一處“萬年劫”,這讓右督師楊嗣昌如何重視也不為過。

“吳甡,你率領虎大威、左良玉、祖寬、陳永福留下,我和朱大典攜帶祖大樂、猛如虎、李重鎮、楊禦潘、牟文綬、張士儀一幹人等渡河救援鄭藩。”

“這……”河南巡撫吳甡有點傻眼了,可是失陷宗藩的罪名他又擔待不起,頓時腦門冒汗,不知所措。

“中牟可丟,開封必守!”楊嗣昌看了看他為難的樣子,最終提醒道。

“如果實在頂不住,可以從南線再調降將柴時華前來,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