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孫傳庭的野望(第2/2頁)

“這……這不太好打吧?”魏知友聞言雖然感情上支持孫傳庭,但是他不得不從實際情況分析道。

“如今我軍雖然有士卒八千,但是對上董用文五千騎兵,仍然沒有足夠的優勢……”

結果魏知友話音剛落,不待孫傳庭開口,那滿天星張大受卻皺了皺眉頭接口道:“不知孫將軍如何打算?如果計策可行,未嘗不可一戰。”

原來魏知友這話聽起來沒有問題,其實隱隱顯露了他不信任張大受麾下五千義軍戰鬥力的念頭。

孫傳庭聞言哭笑不得,他剛剛還在心裏誇舜王麾下將領老實聽命、識大體,結果轉眼就給自個來了這麽一手。

不過孫傳庭倒也不是吃素的,聞言不由笑道:“由霍州至靈石,不過兩條道路。”

“一條走官道,經周村、師莊、老張灣、千裏徑、逍遙嶺、仁義驛站、韓信嶺、五裏鋪而至靈石。”

“另一條逆汾河而上,走陰地關、鼠雀谷而至靈石……”

“將軍是想走鼠雀谷?”魏知友並不在意張大受的心思,反而聽到孫傳庭這話,不由驚叫道。

“怎麽了,難道不行嗎?”孫傳庭笑了起來。

原來這鼠雀谷乃是隋唐五代時期,連接太原、河東地區的必經之路,位於太嶽山與呂梁山兩大山脈所夾峙的峽谷之中。

北接晉中盆地,南連臨汾盆地,起於介休義棠,止於靈石南關,自古以來為兵家要地。

然而就是這條交通要地,卻在宋元之時廢棄不用,反而興起了如今的韓信嶺道。

其根本原因就是:“雀鼠谷,數十裏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巖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險也。”

此地極為險要,大多數人都視為畏途,故而魏知友不由為之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