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困潞安(第2/2頁)

當然,若只是這般,這潞安府亦不足以拒“王師”。

原來當初自從義軍離了被禍害一番的潞安府、澤州等地以後,這兩地士紳官吏痛定思痛,紛紛鑄火炮、修堡壘、練士卒,以圖自保。

這其中佼佼者自然是張順的老熟人冀南兵備道王肇生。

當初陵川一戰,義軍率先突破王肇生部,劉成趁機陣斬山西巡撫宋統殷,張順由此聲名大噪,而王肇生自然深以為恥。

自此以後,他便一心苦練士卒、鑄造火炮,以圖他人雪此大恨。

潞安府冶煉技術雖然不及陽城出名,也是大名鼎鼎的“潤國冶”所在。

王肇生在此地操練士卒兩千,鑄造大小各式火銃、火炮、鎧甲、武器不計其數。

結果誰也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義軍愈發壯大,張順一躍成為秦地之王。

這雖然導致王肇生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報仇雪恨,但是與此同時也坑了南路軍左帥李信一把。

原來李信麾下共五營人馬,結果馬進忠一營西出垣曲,魏知友一營北上嶽陽,導致李信麾下僅剩三營人馬。

而就在這三營人馬之中,還要預留一營駐守澤州,直接導致李信只能以兩營六千人馬,對陣山西巡撫楊文嶽和冀南兵備副使王肇生麾下五千人馬。

對方又龜縮不出,李信等人自然是毫無辦法。

“沒炮嗎?”曹文詔皺著眉頭,望了望城上密密麻麻的火炮,不由扭頭向李信問道。

李信自然知曉曹文詔什麽意思,不由苦笑道:“舜王共給我們配備三十門擎天大將軍炮,其中十五門留在令侄手中,用來攻打鄭州、開封等堅城。”

“十門留在洪帥手中,用來對付大名府方向敵人,我等手中只有五門。”

“五門?”曹文詔聲音不由高昂了起來。

開什麽玩笑,城周二十裏的大城,你你手底下就五門攻城炮,那這仗還怎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