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2/2頁)

結果就這楊文嶽打算下令把士卒撤回去的時候,只聽見城東北角一聲炮響,隨即響起了廝殺聲。

成了?楊文嶽不由又驚又喜。

不多時,果然有士卒飛奔而來,高聲匯報道:“撫軍果然料事如神,賊人突然向城東北角發起了猛攻。”

“賊人紅夷大炮聲震九霄,烈如霹靂,只打的城墻欲墜。幸我軍上下一心、士卒用命,如今才堪堪守住。”

“什麽,才堪堪守住?”楊文嶽聞言大吃一驚,“賊人竟如此兇猛!”

“賊人登上城墻以後,竟不急著奪取城門,反倒要占據城墻。”那士卒不由連忙匯報道。

“我軍埋伏在半路上的士卒一概無用,不得不從藏身之地出來,與‘賊子’反復爭奪城墻!”

“這……”楊文嶽聞言也不由吃了一驚。

原來潞安府城池雖大,卻只有四座城門。

這城東北角雖然是義軍猛攻之處,其實並無城門。

這也導致明軍若想埋伏義軍,要麽棄了城墻,把義軍士卒引入城內進行巷戰。

要麽就主動放開一小段城墻,等待義軍前往奪取城門的路上一舉殺出。

若是明軍棄了城墻,楊文嶽擔心失了城墻的庇佑不是義軍的對手,故而選擇後者作為對付義軍的法子。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義軍“所圖甚大”,根本不著急奪取城門,反倒一心一意要奪取城墻。

“快,快把奇兵隊調上去!”楊文嶽不由連忙下令道。

“啟奏撫軍,奇兵隊已經參戰……”那士卒不由匯報道。

什麽?楊文嶽聞言只覺得眼前一黑。

這一次釣了一條大魚,卻沒想到魚太大了,有點吃不下。

“把……把城西北角那五百也調過來!”思量了半晌,楊文嶽不由一咬牙道。

“撫軍?”眾人聞言一愣,不由連忙提醒了一聲。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顧不得許多了。”楊文嶽不由堅定道,“只要破了‘賊人’主力,攻守易形,自然也不用在擔心城池防守之事了!”

潞安府城周二十裏,從城西南角到城東南角,自然也有十裏腳程。

明軍將士又用了半個時辰,這才趕到了城東南角戰場。

“撫軍!”為首將領到了跟前,眼見巡撫楊文嶽正在城墻上指揮,連忙上前報道道。

“好,來得好!”這一場戰事開始以後,那楊文嶽便趕到了這裏,發現前線如此吃緊,不由佩服起自己的英明果斷。

“你趕快帶人上去,把三總人馬先換下來歇息!”

雙方從醜末開始交戰,如今已經到了寅中,估計再過半個時辰天色漸亮。

到時候能看清雙方排兵布陣,這一場戰鬥恐怕就要告一個段落了。

只是楊文嶽尚未把心放在肚裏,卻見一人匆匆趕來,開口就道:“撫軍,緊急軍情,城西南角遭受賊子猛攻,我軍抵擋不住,請求支援!”

“什麽?”楊文嶽聞言大吃一驚,不敢置信道,“賊人盡在此處,如何有余力別攻他處!”

“聲東擊西,聲西擊東!”就在左右幕僚面面相覷之時,不知何人恍然大悟,不由開口應了一句。

原來這一次曹文詔、王廣恩部趕來以後,義軍獲取了人數優勢,幹脆給楊文嶽來一個“首尾不能兼顧”。

“壺關城城大,固然是優勢,也是劣勢!”就在此時,李信早站在了已經損壞的城西南角,向王光恩笑道。

“若是我軍兵少,那一切休提。如今我軍人馬倍於明軍,那自然怎麽打怎麽贏。”

“這從城西南角到城東北角的十裏腳程,完全足夠讓楊文嶽來回奔波,顧頭不顧尾!”

原來這一次,李信和曹文詔分兵兩處,先後發起進攻。

楊文嶽以為義軍是一虛一實,實際是義軍這一次西南東北皆是實著。

楊文嶽哪裏露出破綻,哪裏就是義軍的突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