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先下手為強

話說那大同巡撫葉廷桂、大同總兵王世仁及宣府總兵李國樑聽了宋獻策之言,不由奇怪道:“先生何出此言?”

“大同距離太原六七百裏,宣府距離京師不過三百五十裏。”那宋獻策不由苦笑道。

“雖說宣大兩鎮為了要價,先後派遣王清之、吳惟華分別前往兩地遊說。”

“奈何京師路短,太原路長,吾恐諸位尚未趕到宣府,張維世已降虜矣!”

原來當初宣大兩鎮眼見義軍圍困後金阿濟格部,占據了上風,自度不能勝,故而有些將領便心生異心,找來王清之請其在其中穿針引線。

然而,等到王清之走了幾日之後,有些“旅蒙商”得到消息以後,到處串聯,又拉攏出來一批支持投靠“大清國”的將領出來,於是這才有了這兩面下注之事。

在這兩種傾向之中,在傾向於義軍一方中,武將占據了優勢,而傾向於後金一方中,乃是商人和勛貴占據了優勢。

表面上雙方實力看似五五開,但是由於武將作為軍隊的掌控者,自然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故而王清之才得以先下手為強,率先聯系上了張順。

只是由於宣大兩鎮的特殊情況,張順不得不先招降了朱燮元部,然後再謀取宣大。

如此一來一回,耽誤了不少時日,反倒讓吳惟華後發先至,占據了先手。

“這……這該怎麽辦?”大同巡撫葉廷桂、大同總兵王世仁和宣府總兵李國樑聞言一愣,不由連忙開口問道。

“三位既然已經歸順義軍,那麽招降宣大兩鎮,難道還非得親至宣府不成?”宋獻策眼見三人中計,不由開口笑道。

“此話怎講?”三人聞言不由相視一眼,面上露出驚疑不定之色。

宣府大同兩鎮,乃是大明京師西面重鎮,除了督撫總兵以外,還設有鎮守太監、副總兵、兵備副使、參將、守備等一幹官吏。

如果他們不能除掉鎮守太監,拉攏以下副總兵、兵備副使、參將、守備,那又如何控制宣府大同投靠舜王?

“你說,如果我們直接宣稱宣府大同兩鎮歸順舜王,那會怎樣?”宋獻策不由捋了捋胡須,嘿嘿笑道。

“這……這不是天下大亂嗎?”那葉廷桂聞言一愣,不由苦笑道。

宣府大同雖然是兩個軍事重鎮,督撫和總兵對其有一定的控制力。

但是由於明朝制度問題,鎮守太監、副總兵、兵備副使、各路分守參將以及各堡守備也各司其職,擁有很大的權限。

往日裏,這些督撫、總兵在自己權限內行使職責,那麽這些人自然無話可說。

但是,一旦這些督撫、總兵一旦越權,他們究竟肯不肯聽令,那只能是天知道了。

所以那葉廷桂、王世仁和李國樑三人才急於趕回宣府大同,準備控制住主要將領以後再宣布“降順”之事。

宋獻策聞言不由笑了,對著葉廷桂道:“撫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按照常理來說,理當如此行事。只是如今事出有因,理當反其道而行之,方可竟全功。”

“敢問當如何行事?”葉廷桂和王世仁、李國樑三人相視一眼,自度沒有更好的辦法,不由開口求教道。

“第一,以左柱國朱燮元、宣大總兵張鳳翼,還有你和宣府巡撫張維世,以及另外兩位總兵一同發布通告,曉諭兩鎮上下歸順義軍之事。”

“第二,大張旗鼓,大肆渲染舜王仁義,封賞宣大兩鎮上下之事。”

“第三,別遣信使下令各地副總兵、兵備副使、各路參將、守備改旗易幟,遙尊舜王。”

“第四,大肆批判明朝惡政,欠糧欠餉,民不聊生事跡;大力宣揚華夷之辨,批判東虜、北虜燒殺劫掠惡行,人人得而誅之!”

“盡快將此事宣揚的人盡皆知,然後趁著兩處鎮守太監、宣府巡撫張維世及東虜驚疑不定之際,突襲大同宣府,徹底掌控這兩地。”

“這……”葉廷桂聞言,不由和王世仁、李國樑相顧駭然。

你道為何?

原來這時代還雖然有一些“闖王來了不納糧”之類的的宣傳口號,但是受限於信息傳輸限制,還沒有出現輿論戰這個概念。

本來那老道士宋獻策對此也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直到前些日子,張順帶領大軍進攻山西的時候,曾經為了配合“大縱深作戰”,狠狠的搞了一波“認知作戰”,這才徹底顛覆了他的以往觀念。

故而今日,他學有學樣,給宣大兩鎮也玩這麽一手。

由於左柱國朱燮元、宣大總督張鳳翼身死,而葉廷桂、王世仁和李國樑又不曾返還,此時的宣大兩鎮可謂是群龍無首,正是人心惶惶之際。

如果這個時候,輿論到處紛紛揚揚,而上司命令又適時到達,那麽絕大多數人由於從眾心理,肯定也會很快就接受這個“現實”,這就是“認知作戰”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