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賺翻了(第3/5頁)

這張安世算是撞到了槍口上,不過等見張安世乖巧的行禮,朱棣的臉色倒是又溫和了下來:“你不好好的給朕鎮著棲霞渡口,來宮中胡鬧什麽?”

張安世委屈地道:“臣鎮著呢,棲霞渡口現如今……”

朱棣心情不好,自是沒有耐心,直接打斷道:“撿重要的說。”

張安世倒是很直接地道:“臣沒辦法啊,臣在渡口那兒,存了太多的銀子,睡又睡不著,茶不思,飯不想,生怕遭了賊,所謂財帛動人心,這宮外頭,他全是壞人。”

“所以?”

“所以臣想了想,這銀子該送到宮中來,銀子也不多,陛下笑納。”

朱棣聽到銀子,還是打起了精神。

內帑這些日子還算是充實,當然,是遠遠沒有到朱棣滿足的地步的。

他要幹的事太大了。

“哦?”越是這個時候,朱棣越是輕描淡寫,一副我對錢沒興趣的樣子:“宮外頭確實不安全,朕的宮裏有禁衛衛戍,倒不怕宵小之徒,你有這樣的心思,朕倒也可以體諒,朕這一次原諒你,以後不要這樣荒唐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張安世耷拉著腦袋道:“多謝陛下體諒,臣……真他娘……不,臣感激涕零。”

百官們都齊齊用奇怪的眼神繼續看張安世。

說實話……張安世奏對的語氣,一看就很輕浮,簡直就和朱棣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不像是什麽好鳥。

朱棣咳嗽道:“這個……這個……你有多少銀子要送入宮中來?”

“陛下。”張安世頓了頓,而後說了一個數字:“一百五十萬兩。”

朱棣:“……”

百官直接嘩然了。

一百五十萬兩,這是什麽概念呢?

幾乎相當於半年朝廷的稅銀收入。

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大明的稅收,有銀稅和實物稅兩種,而稅銀一向是難收上來的,這也是為何,到了洪武年間開始,就開始濫印寶鈔的原因了。

當然,洪武印得很爽,畢竟一張紙就是錢,天底下哪裏有這樣的好事?

等到建文做皇帝的時候,就更黑心了,畢竟要削藩要打仗嘛,就拼命的印。

結果到了朱棣的手裏,這一下子是玩完了。

他們倒是爽了,一切的後果都由朱棣背著。

此時聽到張安世念出的數字,朱棣的眼睛就立馬的亮了:“一百五十萬兩?”

“對,確實是一百五十萬兩!”張安世不帶一點心虛,很老實地回答道。

話音落下,就突然有人道:“承恩伯,我有一言。”

張安世朝那人看去,此人正是方才在這殿中侃侃而談的夏原吉。

夏原吉是朝中不可多得的經濟之才,所以他要提出質疑的時候,百官像吃了定心丸。

這一下,可有熱鬧看了。

當然,張安世是不認得夏原吉的,卻道:“我聽著。”

夏原吉便皺眉道:“百五十萬兩,乃天文數字,如此巨款,這銀子從何而來?”

張安世笑呵呵地道:“其實不只百五十萬兩,我那商行裏頭,還有一百多萬兩呢。”

夏原吉:“……”

做生意嘛,合夥的懂不懂,總不能我張安世將自己的家底也往日宮裏送,而今日送來的這一百五十萬兩,是宮中應得的。

夏原吉身軀一顫,說實話,他成日和數字打交道,身為戶部左侍郎,為了幾千幾萬兩銀子的收支都操碎了心,此時聽了這話,反而臉色越發的凝重,於是沉著臉再次問道:“這些銀子,從何而來??”

這肯定不是幹凈的錢。

“主要是售書得來的。”張安世回答。

朱棣聽了,心裏更加詫異……

他娘的,他賣書賺了這麽多?

要知道,當初第一版的時候……也不過二三十萬兩的收入而已!當然,這也是一筆極大的數目,朱棣數錢數得很開心呢!

所以張安世提出第二版售書計劃的時候,朱棣當然竭力支持。

可朱棣是絕對沒有想到……賣書居然能賣出這樣價格的。

瘋了,簡直就是瘋了!

就在朱棣瞠目結舌,震驚無比,百官們一個個窒息的時候。

夏原吉又皺眉道:“原來承恩伯……竟還以經商為業了嗎?大明外戚,與民爭利不說,士農工商,堂堂國戚,怎操此為業?”

對於商人,士大夫們有一種天然的鄙夷!

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哪怕是夏原吉這樣已經算是舍得放下身段,在戶部天天和錢糧打交道的大臣而言,也不免流露出骨子裏的輕視。

張安世聽出他話裏的鄙夷,頓時就怒了,立即辯解道:“這是什麽話,售書是做買賣嗎?讀書人的事,也叫買賣?我著書立說,幹的是和聖人一樣的勾當,孔聖人若知,世間還有人著作等身,弘揚儒學的人,一定大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