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橫空出世

見朱棣還是一頭霧水。

張安世便只好苦笑著,繼續解釋道:“陛下,臣有信心可以將天下的訊息傳遞,縮短在一個時辰之內。”

張安世是懂朱棣的,你跟他解釋其他的名詞,他可能不懂,可你若是講起這東西的效果,朱棣立即就可以融會貫通了。

只不過,朱棣此時依舊還處在震撼之中。

要知道,在這個還需要靠快馬傳遞消息的時代,一個時辰之內的訊息傳遞,是個什麽概念呢?

哪怕是天子腳下,若要從京城將消息傳遞到南直隸的江蘇去,快馬加鞭,至少也需要兩天一夜的時間。

就這,還屬於比較理想的狀況,畢竟人力和馬力,在路途之中,是隨時可能發生變故的。

可能一場大雨,也可能是一次突發的狀況,都可能讓這傳遞的時間延長。

這還是天子腳下,若是更遠的距離,那就更不必說了。

所謂山高皇帝遠,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不說其他,單單從京城至四川布政使司,快馬需大半個月的時日,若是往返,則需一兩個月的時間,一旦四川布政使司發生了任何的特殊情況,當地的官府,需要等待朝廷一兩個月之後才能得到指示,而在這個過程之中,事情可能早已起了新的變化了。

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後面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自秦以來,天下開辟了郡縣,這歷朝歷代的疆土,一直都局限於漢地,某種程度而言,既是因為,北面是極地和大漠,南面是連綿的原始森林以及十萬大山,東臨大海,西臨戈壁以及沙漠。

也就是說,祖先們已將疆土拓展到了所有適合農耕的地方,其他的荒漠和大山還有冰原,確實沒有太大的價值。

可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這一台經過了歷朝歷代不斷的精進改良之後的官僚體系,也已到了極限。

可千萬不要認為官僚體系是貶義詞,實際上,在數千年的來的農業社會裏,這一套從秦朝開始不斷演化的郡縣、官僚體系,從朝廷到地方,從朝中的部閣至地方上的三司,從選拔人才的科舉,再到馳道和傳驛,這幾乎已是一套在這個時代,這個生產力之下,最精密的行政系統,這種文官體制,絕對堪稱是農業文明時期的奇跡。

只是,體系再如何精密,能將幅員萬萬,疆域萬裏的天下統轄起來,並且進行運轉,卻不代表,它沒有局限性。

而這種局限,是生產力。

一旦有了一個時辰之內,便可傳驛的系統,那麽……就必然完全不一樣了。

若說鐵路乃是骨骼,那麽這東西,必然是全身的神經和靜脈!

它能確保,朝廷可以隨時得知天下各州縣的情況,迅速地做出應對。

對軍事而言,朱棣更是能感同身受,因為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軍事的本質,最考驗的恰恰是調度和集結的能力。

一旦開戰,若是將各部的兵馬如臂使指,各路軍馬,迅速得到命令,進行集結,就可以完全在對方還未開始動員的情況,直接將對方摧毀。

自古以來,天下善兵者,莫過於韓信,而韓信曾對劉邦說過,陛下將兵不過十萬人,而劉邦問起韓信能指揮多少兵馬時,韓信卻回答臣多多益善。

因而,才留下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成語。

這裏頭,其實揭示了軍事才能的根本問題,在當前的通訊條件之下,實際上,任何一個將軍,要統領大軍,都是很不容易的事,畢竟,十萬甚至數十萬大軍,分鎮於各地,不可能擁擠在一起。

那麽要完成一場會戰,一個真正合格的將軍,則必然在帷幄之中。對著輿圖,傳達對各部的命令,前鋒現在在哪裏,幾日之後應該抵達何處。左路的軍馬有多少,應該什麽時候出發,何時能抵達預定的位置,還有後路、右路,預備的中軍人馬,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算數問題。

因為一旦下達指令之後,你根本不知道消息是否傳遞到了,也不知道,他們的軍馬,是否已經出發,更不知道,他們是否遭遇到了敵人。

事實上,你什麽都不知道,你只能在大帳之中,安靜地等到對方在幾天之後,發來最新的信息,而你……則不得不在這各種變故的情況之下,又重新作出部署。

只是這些部署,未必有用,因為可能你在部署的過程之中,各路人馬,實際上又已經起了新的變化,你讓右路出擊,等你做好了決策,可能右路人馬卻已全軍覆沒了。

可怕的是,在你的右路已經覆滅,你的側翼完全暴露在敵人面前時,你卻還渾然不知,依舊還指著輿圖,在妄想著你的右路兵馬在幾日之後發起進攻,一切都能好起來。

可以說,所有的軍事成敗,某種意義,都是在一次次的消息傳遞過程中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