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擊(第3/4頁)

張安世便虎著臉道:“沒有的事,什麽運籌帷幄,胡公在說什麽呢,張某人一點也聽不懂!我張安世當初舉薦鄭晨這些人,是為了倭國好,是為了推行倭國的新政,使這倭國可以國富民強,唉,只是我運氣不好,可我本心是好的……”

“好了,好了。”張安世的這些話,胡廣自是不信的。

他對著張安世擠眉弄眼道:“殿下要辯解,可自行去向天下人辯解,和老夫說這些,又有何用?難道老夫信了殿下的鬼話,別人也會深信不疑嗎?”

隨即,他收斂起笑意道:“殿下,笑罵由人嘛,你既要有受人非議的度量,有時候別人誇贊,也不必如此謙虛。我等乃文淵閣大學士,雖非宰相,可宰相肚子裏能撐船……咱們肚子裏……”

張安世擺出委屈之色,卻嘆著氣打斷他道:“哎……終究是世人不知我張安世的好心,也罷。”

“第一批的先鋒,已是出航了。”這時,解縉迎面踱步過來。

他看了胡廣和張安世一眼,接著道:“剛剛收到的電報,今日辰時,艦隊便已先行出發,作為先鋒,先行至倭國的一處港灣處登陸,那裏……盤踞著倭國的一個豪族,號稱是江戶氏,他們與漢商聯系緊密,一旦水師抵達,想來他們必要迎接天兵,等到登陸之後,先行占據住此處,進行布防,而後策應後續的大軍。”

張安世擡頭看解縉,點著頭道:“有朱勇和張軏來,我倒是放心的。只是,我依舊還關心著足利義教的安危……”

正說到此處,突然有舍人匆匆而來,手裏拿著一張字條,到了三人跟前,便焦急地道:“幾位大人,電報,電報……最新的電報,自華亭港,有電報來。”

眾人紛紛噤聲,一個個目光灼灼地看向這舍人。

舍人道:“華亭港那邊,又有漢商,自倭國逃回,帶來了最新的消息,說是……足利義教,被叛賊拿住,連夜被人斬為了肉泥,不止如此,足利家……上上下下,七十三口人,也都同時罹難,其家臣人等,亦是或死或傷!叛賊洶洶,聲勢極浩大,眼下雖還有足利家的家臣以及其賬下的武士尚在各地負隅頑抗,可此番叛亂極其兇猛……只恐,若是朝廷救援不及時,只恐都要兇多吉少。不過,倒是有幾個大名,依舊願意效忠這足利家……現在……只等朝廷的軍馬了。”

張安世聽罷,哭笑不得。

好吧,他恨自己真是烏鴉嘴,怎麽說到了足利義教,他就全家死絕了呢。

解縉和胡廣人等面面相覷,解縉隨即挑眉道:“足利家還有旁支嗎?”

這舍人道:“倒是有的,這足利家乃是倭國大族,旁支倒是不少。”

解縉頷首,又鎮定下來,沉眉思索了一下便道:“所謂功成不必在我,這足利義教全家慘遭叛逆殺害,可見這些叛賊,何等的兇惡!足利義教乃是太祖高皇帝欽定的倭王,他們如此誅殺我大明藩臣,便已算是觸犯了天條,立即回電,教諸軍對叛賊不必客氣,務求要除惡務盡,為足利義教報仇雪恥,凡有負隅頑抗的,統統斬殺殆盡,我大明固然恩澤四海,卻也有雷霆之怒。”

胡廣在另一邊道:“抵達倭國之後,依舊還是要尋訪足利家的旁支,有了下落,立即通報,到時……朝廷不免要給予雨露之恩。”

解縉卻捏著胡須,忍不住在一旁補充:“年長的就不必了,年長壽命不長,老夫怕還會出亂子,若是一個孩子,倒是很穩妥,孩子比較長壽。”

舍人在旁認真地一一記下。

此時,胡廣看向張安世:“宋王殿下,可還有什麽補充的嗎?”

張安世撓撓頭道:“我此時悲憤交加,倒沒有什麽可交代的。傳電報的時候,記得給朱勇和張軏將軍帶一聲好,告訴他們,好好幹。”

舍人道了一聲喏,便又匆匆而去。

等這舍人走了,張安世便一臉唏噓地道:“唉,足利義教真可憐啊,好端端的,怎麽就死了呢,上次他來,我們還相談甚歡呢,沒想到這麽快就天人相隔了,哎……我心疼他啊。”

解縉的嘴角幾不可聞地抽了一下,隨即用一種古怪的眼神看了張安世一眼。

張安世則是繼續道:“我思來想去,如今聖命在身,不能親往扶桑收斂足利義教的屍骨,不免心中慚愧,無論如何,總算是相識一場,倒是想給他寫一篇悼文,至少也算盡一盡朋友之義。”

胡廣道:“殿下倒是好心。”

他此時也沒心思理張安世了,情況有變,接下來,可能有一些章程,需要進行一些刪改的。

可張安世道:“胡公,你文章寫得好,不妨這悼文,你來寫吧。就當給我一個面子,我來署名,到時發邸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