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的手腕(第2/3頁)

而將士們進了成都府以後,很多人都被滅國的大功,給刺激到腦子有些發飄。

雖然還不至於像宋軍那樣直接在蜀中‘打草谷’,但瞧不起蜀人,居功自傲,接受蜀中權貴豪商賄賂還等事還是頻發,甚至軍法處的軍法虞候,已經查獲幾十名勒索錢財的兵卒。

張鉊想了想,這不正好是給裴遠和馮道刷軍功的時候到了嘛!

於是張鉊先召見劉濤予以撫慰,做通了劉濤的工作,再將魏仁浦給叫到身邊伴駕,讓他熟悉下中書侍郎的工作。

這其實沒什麽難的,因為張鉊的中書侍郎,大多數時候就是應聲蟲,劉濤就是這麽幹的,魏仁浦看起來也沒什麽脾氣,應該能適應。

最後張鉊才將裴遠和馮道召來,除了讓他們作為天使去協助陰鷂子陰正奇處理事務以外,張鉊還準備讓他們去川西北的松州、扶州一帶。

這裏大約是後世四川的松潘、黃龍、阿壩州一帶。

去這裏原因,是因為在湟水府已經開始準備漢化的吐蕃大族論章波密家,洮州吐蕃大姓溫逋家族的引薦下。

松、扶、維三州的聳昌、迷桑,先結等吐蕃、羌人大族,準備向張鉊臣服,並奏請無上天派仁波切(上師)入三州建寺廟,使三州百姓得沐無上天的恩澤。

要是說張鉊的河西六法宗對誰的影響最大,中原漢地那只是感受到了一點點的危機感。

可對於高原上本就分崩離析的贊普們以及當地的原始信仰,那就是切膚之痛了。

隨著河西的苦行僧和仁波切不斷進入青塘,配合著張鉊的巨大聲望以及實力,將上述兩者打的屁滾尿流。

在爭奪臣屬和信徒這兩樣最關鍵的資源中,張鉊幾乎沒派多少兵馬。

除了六法宗的僧人以外,完全是靠湟水府(鄯州)、河州、洮州等地接受漢化的吐蕃、羌人大族自發行動。

他們的熱情之高,現在幾乎已經幫張鉊拿下來後世大半個青海和大半個川北,不得不說,這就是強!

但好像也有個副作用,據說青塘高原上本來自己豬腦子打成狗腦子的大小吐蕃、頭人們,已經在到處串聯,好像要準備給六法宗來一下狠的。

那現在就正好讓裴遠和馮道走一趟,一是混個開疆拓土,撫慰邊塞的功勞,要知道就是在大唐,對這三州也沒完全控制過。

其次讓他們去看看,青塘高原上是不是真的有反對勢力在集結。

……

六月初三,花蕊夫人都還沒到長安,張鉊就以裴遠和馮道為天使,帶著張鉊的旨意,開始前往成都府幫助陰正奇安撫大軍。

裴遠和馮道都知道自己責任重大且時間緊迫,二人在憾山都一百精騎的護衛下,只帶了簡單的行禮,日夜兼程就趕往了成都府。

到達漢州(廣漢)的時候,陰鷂子陰正奇這位替張鉊掌控局勢的大軍主帥,甚至親自離開成都到漢州來迎接,可見心情之急迫。

見面之後,陰正奇沒有寒暄,直接就將兩個問題擺上了台面。

一是封賞未明,軍中將校又眼熱蜀中財富,多數都開始蠢蠢欲動,已經到了陰正奇都有些擔心的地步。

所以希望盡快得到裴遠的幫助整頓軍紀,畢竟他一個將帥,還是很需要借助皇帝的威望的。

而且他手底下,全是張鉊天南海北調給他的牛鬼蛇神,成分及其復雜。

眾一心想要立下滅國大功的時候,陰正奇幾乎能如臂指使,但是現在大功到手,各部開始放飛自我,那就有些不好管束了。

第二個則是對於蜀主孟昶的處理,蜀國現在文臣武將的留用,以及陰正奇和馬昭遠之間,誰來主政蜀中,也還需要張鉊親自作出分配。

見情況緊急,裴遠也不含糊,立刻跟隨陰正奇入城,連蜀主孟昶都沒有去處理,而是先在摩珂池,持節召見尚在成都的將虞侯以上軍校。

作為皇帝心腹,又是皇帝能進涼州,奠定張周基業的大功臣,更是持節天使,多重BUFF下,目前還沒人敢在裴遠面前跋扈。

裴遠先是宣布了皇帝對於入蜀大軍的獎賞。

伐蜀大軍主帥蔡國公陰正奇晉封為齊國公,增食邑一千戶,實際五十戶。

蔡國是春秋小國,但齊國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威名赫赫不是蔡國能比的。

所以陰正奇從蔡國公晉齊國公,雖然封爵等級沒變,但實際上爵位是提高了的。

此外平蜀大軍主帥馬昭遠,由酒泉郡公晉封陳國公。

入漢中功勞最大的四人爾朱景、焦繼勛、李榮、王通信四人中。

爾朱景晉封金城郡公,焦繼勛和李榮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爵位,焦繼勛晉封城固侯、李榮晉封西鄉侯。王通信由烏城侯晉封為興元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