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所謂的短道速滑全能王,是指在短道速滑世錦賽或世青賽上的個人全能榮譽,也是世錦賽上最具含金量的一枚金牌。

選手需要在此前的500米、1000米以及1500米等3個單項中取得總積分排名前八的成績,才能在最後參與最終全能王稱號的超級爭奪戰。

在場的教練們看著蘇涼直白而肯定的神態,都紛紛笑了起來。

“行啊,有志氣!”

有教練笑著誇了句。

作為運動員,要的就是這一股銳勁,要是沒點心氣兒的,連個自己的目標都不敢說出口,那還能有膽量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向前沖嗎?

蔣一波其實也挺喜歡蘇涼的這股銳氣,但是喜歡歸喜歡,訓話還是得訓。

“全能王是目標,又不是你的主攻項目!”

蘇涼聽得出來,周圍的教練包括他爹在內,對於他‘全能王’這個目標,更多只是覺得他有志氣,卻未必覺得他真能拿得下。

不過蘇涼也並不打算在此刻說服所有人。

面對他爹的追問,蘇涼沉吟了下,應道:“單項,我更擅長1500米。”

其實穿越前,蘇涼在500米和1500米這兩個子項上的成績水準差距不大,但是穿越後,他的身體年齡縮水,身體的爆發力與力量還需要通過訓練重新提升、調整,相較於更依賴起跑爆發力的500米來說,1500米的比賽更考驗選手的‘滑商’,啟動爆發階段有限的落後也有機會在長距離的追逐中扳回。

從這個角度來看,蘇涼說他更擅長1500米確實沒錯。

聽到蘇涼的這個回答,在場的教練們面面相覷,然後現場隱隱有些嘈雜了起來,教練們都各自低頭小聲地討論了起來。

“居然是1500?”

“你們之前也聽說了吧?林指導在上賽季看上了一個1500米的少年選手,說是天賦非常出色,已經說好了要在今年征召隊員時把人帶進隊裏培養。”

“所以蘇涼這裏也又是1500?”

“之前1500一直缺人,青少年選手裏林指導也一直沒有太看中的,這回倒好,天才級別的一下子來了倆?”

其實現場旁觀了這麽久,教練們從體測數據也多少看出來了,蘇涼應該是更偏重中長距離的選手,但在場的教練們更多的還是認為蘇涼適合往1000米這個距離發展,沒想到他開口就是1500米。

這個距離,說實話不是華國國家隊擅長的領域,華國更擅長中短距離的兩個子項,而要說1500米的話,近十年裏,在世界範圍內,南韓選手幾乎對這個距離的單項有了統治級的掌控,就以世青賽為例,過去十屆的世青賽1500米金,有8屆都落入了南韓選手的手中。

南韓選手在這個子項上的人才儲備,遠不是中國隊所能夠比較的。

教練們口中的林指導就是中國隊上一個周期的短道速滑總教練,他同樣一直在為華國短道速滑1500米的這個單項在思考提升的對策,挑選優秀的長距離苗子加以栽培也是他所考慮的方略之一。

蔣一波個人同樣更擅長500米短距離的執教,於是在聽到蘇涼報出1500米這個單項之後,也顯得有些遲疑。

他原本是想將蘇涼放在自己手下訓練,可如果蘇涼更擅長1500米的話,在他手底下訓練,或許對蘇涼不是最好的選擇。

就在現場還有些嘈雜時,一個帶著威嚴的聲音從陸訓館的門外穿了來。

“你們這是在幹嘛?”

眾人聽著這聲音一愣,然後轉身,就見陸訓館入口處站著個個子不高的中年人,他發絲有些斑白,穿著一身速滑隊發放的標配運動服,光從外表上來看,除了為人嚴肅外,叫人絲毫不覺得還有什麽特別所在。

“林指導!”

教練組的眾人在看到門口的中年人後,很快反應了過來,紛紛跟他打起了招呼。

來人正是華國短道速滑國家隊的功勛主教練,林國斌。

同時,他在新的周期中,也仍舊出任國家短道速滑隊的總教練。

裴景是國家隊的老人了,上一個周期中他也在國家隊裏和林國斌打配合,這會兒看到林國斌後,裴景先一步站了出來:“林指導,你怎麽這會兒就來了?”

之前冬奧結束之後,林國斌其實一早就接到了冰協的指定,由他繼續擔任新周期的短道速滑隊主帥,但林國斌沒有第一時間立即歸隊主持運動員的征召工作,而是獨自一人安排了去東三省以及國內幾個短道速滑人才儲備較多的省市,自己到基層走了一圈,親自到基層選材,將他上賽季中留意到的選手全都親自看了一遍。

這樣急迫的選材,實際上也是源自於身上的壓力。

林國斌確實是國家短道速滑隊的功勛主教練了,他一手拉拔起華國的短道速滑國家隊,二十年間,還帶出了國內第一個女子和男子的世界冠軍,只是這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