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改革

“只要此人願意給咱們釀酒,倒是可以養著他,大哥你回來的正好,我正要和二十一叔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事關咱們王家未來的發展。”

王長生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他要說的是制度問題,以前族內只有王耀宗一位築基修士,族內沒有培養出煉器師,只能依靠種田養蠶,勉強維持家族的運轉,那個時候,大多數族人心往一處想,力氣往一處使,一旦王耀宗遇難,家族分崩離析,現在族內有三位築基修士,又跟百靈門搭上了關系,個人的私心開始放大。

此次收徒大會,二伯母就希望王長生帶上王長毅,可是王長毅的資質不是特別好,就算他能拜入百靈門,築基的希望不大。

除了這件事,個別族人托關系,想謀一份油水多的任務,正是應了那句話,共患難易,同富貴難。

這種情況,必須要解決,搞不好家族就會陷入內鬥。

這也是修仙家族都要面臨的一個難題,危難的時候,眾人或許還會團結一心,日子過得好一點,個別人的私心就開始放大,一個人影響兩個人,兩個人影響四個人,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了,促使王長生這麽做,跟王明江和王長風都有關系。

王明江和王長風都是築基修士,修為雖然沒有王長生高,但他們畢竟是長輩,王家供養三名築基修士,怎麽能保證一碗水端平?事實上,王長生也不想一碗水端平。

論貢獻,他懂得煉制法器和傀儡獸,每年能給家族帶來很多收益,論修為,他已經是築基四層,是王家修為最高的一人,於公於私,家族都應該在他身上傾注大量的資源。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若是能晉入結丹期,整個家族都能受益,汪家的汪華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以前他不爭,不是不想,而是形勢所迫,在當時的情況下,王長風是最佳的築基人選,否則王耀宗出現意外,家族就會分崩離析。

沒過多久,王長生、王明江和王長風出現在一座石亭裏,桌上擺著兩碟點心和一壺靈茶。

三人先是討論了一下王家未來的發展,三名族人拜入百靈門,王家又得到了十畝靈田和三間店鋪,王長生覺得未來要緊緊抱住百靈門的大腿。

“二十一叔,九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下一次魏國五宗收徒,我覺得應該派族人拜入其他門派,比如黃聖宮。”

王長風建議道。

“不行,這樣做兩家都討不了好,一個門派內部就有爭端,更別說魏國五宗,假如未來黃聖宮和百靈門發生爭端,甚至開打,咱們幫誰?換個說法,黃家族人現在已經是我們王家的人了,如果有幾名黃家族人頻繁頻繁跟咱們的競爭對手聯系,我會找個理由,滅了他們,墻頭草最不可靠。”

王長生否決了王長風的提議,他跟汪如煙閑聊的時候,問過汪如煙,為何不將族人拜入多個門派,比較保險,汪如煙的回答是墻頭草隨風倒,兩邊都不討好。

“長生說的沒錯,不過長風說的也在理,把家族的未來全放在百靈門上面確實不妥,萬一百靈門倒了,咱們王家也會跟著倒黴,撤出宋國的修仙家族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建議,咱們將一些族人派去其他地方,建立一個新的王家。”

“二十一叔,這是分家?咱們現在急缺人手,黃家尚未同化,還要派人去青月坊市看守店鋪和種田,還要運送物資,搜集材料,抽不出人手吧!就算抽的出,誰會自願去?強迫他們離開,根本達不到目的,再者,這一項計劃的前期投入太大了。”

王長星之前在白龍谷開設酒樓,前期賠了不少靈石。

“這一點,我早就考慮到了,我打算派幾名資質一般的族人到楚國的坊市安身,負責打探消息,現在王、陳和黃三家的凡人大量通婚,要是出現擁有靈根的人,靈根差的可以送去楚國,一來是可以打探消息;二來,將來要是在魏國待不下去,咱們可以去楚國,前期的投入不大。”

凡人的後裔擁有靈根的概率很低,就算擁有靈根,大都是偽靈根,王家培養一段時間,外派到楚國,一來可以打探消息,二來給家族謀了一條後路。

“這個法子不錯,不過咱們三家的凡人數量並不多,出現靈根者的數量也不多,這樣,多派幾名族人,帶上測靈尺,到其他偏僻的山村,要是發現靈根者,盡量帶回來,增加新鮮血液。”

王長生這個建議,王明江和王長風都贊同。

王長生語氣一轉,說起了制度問題,原來的制度已經不合適了,別的不說,如果有築基丹,該給哪一位族人?給誰都會有人說閑話,王長生打算引進宗門的貢獻點制度,族人幫家族做事,每一件任務獎賞一定貢獻點,貢獻點可以兌換靈石、靈藥、符篆,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就要努力做事獲得貢獻點,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而不是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