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少帥紅燒肉

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地區,紅燒肉也有不同的形式。

最早便是性喜嗜豬的蘇東坡的東坡肉,為了這肉,蘇軾甚至在黃岡時還作了一首打油詩,名為《食豬肉詩》: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但這個時候蘇東坡說的紅燒肉其實也就是白水慢慢燉肉,做出來的肉也比較純天然,裏面頂多再放一些調料,但若是放到現在,估計人們都不怎麽愛吃了,畢竟沒什麽滋味,古代的那些調料對於現在來說味道單一,吃起來必然會有些寡淡。

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早在北魏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對這道菜其實就已經有記載了。

可陳年覺得按照這種方法做出來,恐怕在自己餓的不行的時候,還是能吃點的。

但他又想了想,以前的豬頭大身子短,還是養在茅坑下面的,沒有被騸……

如果真的照這種方法做一碗出來……

嘖。

對於現代人來說,估計也就比當初自己做的黑蒜油面包魚差點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毛氏紅燒肉、現代改良版本的蘇式紅燒肉、魯式紅燒肉、上海紅燒肉等等……

如果真要算的話,大概能有二三十種。

而現在的少帥紅燒肉,自然就是少帥版本。

陳年一看到菜單,便開始激動起來,沒想到自己穿越過來之後幾經輾轉,前面甚至還經過了長達一夜的鋪墊,結果今天還真給自己遇到了!

雖然陳年從一些小道消息中得知過張學良雖然是東北人,但是在紅燒肉上更喜歡甜口一些,可沒有關系,陳年要的是入門到精通,至於什麽口味,自己完全可以在徹底學會之後再進行一定的改良。

就像是麻婆豆腐一樣,之前學的是五十到八十年代的版本,但自己來到現代之後,完全可以用現在的調料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工改良。

隨後陳年便在這裏留了下來,由於陳年在做完豆腐、吃完早飯之後已經差不多上午十點多了,他們便要開始備菜。

由於這裏店面規模不同,所以他們的工作量更大。

作為剛來的打雜,陳年自然站不到案子上,就和帶自己來的方姐做一些洗菜、摘菜的工作。

而且陳年想到剛才方姐帶自己來了之後,還又為自己多說了幾句話,估計自己能有這個機會見到謝師傅,方姐多說的那幾句話也有一定的功勞。

“謝謝方姐。”

“啥子?謝我做啥子嘛,你自己被謝師傅看中,是你的本事。”

陳年笑笑,回頭準備自己賺了錢就給方姐家裏買點東西,可能對於她來說就是幾句話的事,但是對於陳年來說方姐既是救命恩人,又是帶著自己進入到主線任務中的關鍵性npc。

雖然現在在打雜,但沒什麽關系。

反正能留下來,陳年遲早有辦法學到這道菜的。

妹妹陳月就被他安置在二樓謝師傅的休息間。

“你在這裏不要亂跑,也不要把這裏弄亂,哥就在下面幹活,等賺到了錢就請你吃大餐,如果你在這裏搗亂,我們被趕出去,以後就只能每天吃鹹菜了。”

“嗯!月月乖!”陳月乖巧的點著頭。

一方面是陳年的表情太嚴肅,一方面是她可不想以後都吃鹹菜。

雖然智力只有三四歲,但那也是有智力的。

回到廚房,聽方姐簡單聊了一會,陳年得知謝敏是謝師傅的親生兒子,而李華則是謝師傅的外甥。

也就是大徒弟和二徒弟。

謝敏現在正在灶上洗鍋,先是用開水裏裏外外燙了一遍,然後再開大火,把鐵鍋裏裏外外的燙得通紅。

這步驟陳年是知道的,通常飯店用的是熟鐵鍋,所以可以這麽做。

如果是生鐵鍋那萬萬不能這麽做。

隨後就看著謝敏把鍋放置了一會之後,才在上面澆了冷水,便又開始用鋼絲球把鐵銹刷去。

最後在用熱水再一次清洗烤幹之後,下入寬油在鍋內滑了一圈防止鐵鍋回銹。

這些東西都是陳年在上學的的時候學過的,雖然是食品專業,但化學這種基礎學科還是要學的,而且除此之外,他們甚至還要學習編程和cad、數據分析軟件、PS等等……

至於鍋底是不能做這種步驟的,因為那樣會產生大量鍋灰。

食用油中大多是長鏈的C和H的化合物,燃燒後會產生少量的CO,以及少量的SO2和氮的氧化物,這也就是再加上是鐵鍋,所以這也就是油擦拭鍋底之後,大量鍋灰的來源,當然這玩意主要還是碳,有機物徹底燃燒最終的產物都是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