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試胭脂鵝脯

幾天之後,陳年不知道安紅豆那邊的進展如何,雖然那天晚飯之後他們也加過了微信,但畢竟人家在創作的過程當中不便打擾。

搞音樂也算藝術,藝術家大概總是有點怪癖的。

萬一自己一個消息發過去把靈感給人發沒了。

而且妙妙巫那邊的新視頻似乎也沒有剪出來,陳年也同樣不便詢問,自己平時看視頻也不是每一個都三連,有時候也會白嫖,所以也不大好意思催更。

但就在這等待的過程當中,陳年之前在網上買到的杏花醬回來了。

溪上好鵝賓,相呼雪一群。

柳根春水煖,來泛杏花雲。

這是元代的一名名為郭義的詩人創作的五言絕句,而這一首詩的名字就叫做杏花鵝。

對於杏花鵝的做法,陳年早就已經上網查過很多種了,最後挑選出幾種陳年認為比較靠譜一些的,然後將其稍微和之前自己找到的方案整合和修改了一下。

到了晚上的練習時間,陳年直接取出一支整鵝,這只鵝的毛已經被拔幹凈了。

而且在下午準備食材的時候,陳年就已經將這只鵝去除了所有的內臟,然後進行了腌制。

鹽適量。

花椒少許。

香葉兩片。

小火燒出香味,將這些調料燒制了大概一分鐘左右後,等待其冷卻,然後均勻塗抹在鵝的內外腔上,就這樣一直腌到現在。

估計也入味了。

就跟女生每天用香香的化妝品一樣。

就自己那塗抹腌料的手法,陳年覺得自己稍加練習大概也是個很好的化妝師。

這一次陳年用到的是整鵝,因為他在後來又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胭脂鵝在某一段明朝的歷史當中是用整鵝來做,然後做成之後將鵝脯的位置取下。

所以陳年打算先這樣試一試。

取出腌制了一下午的盆,陳年打開保鮮膜之後將鵝取出將其清洗幹凈。

又在鍋中燒水,把沖過涼之後的鵝再一次放入冷水當中泡冷水澡,至於水量也是陳年思考過的,此時的水面剛好沒過鵝身。

這波啊,叫做冷水燉大鵝。

緊接著就是加入去腥三件套。

蔥,姜,料酒。

這三樣東西可以說得上是好基友了,基本上只要是需要去腥的場合,就會有他們三兄貴的身影出現。

然後陳年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香料包同樣放入其中,然後便是大火熬煮。

在這大火之下,鵝肉漸漸開始變得緊實起來,但是到達某一個臨界之後,鵝肉就開始與骨頭脫離。

陳年又放了一個用筷子戳的千瘡百孔的蘋果進去,這也是制作杏花鵝或者說是胭脂鵝脯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因為果酸可以讓肉質更加緊實細密。

當然在放蘋果的時候,陳年又往裏面放了一些杏花醬。

隨後又轉中火熬住了一個小時,勾人饞蟲的味道漸漸與鵝身背馳朝著陳年而來,其中有著鵝肉的香味,但卻有果味從中調和。

在這個過程中,陳年又往鍋中加入了一些紅曲米,這是上色的主要原料。

而蘋果自然是功不可沒,雖然先前加入了杏花醬,但是相比於這一只大鵝來說,那些杏花醬也不過只能起到一絲絲調味和去腥的作用,所以此時只是作為幕後人員存在。

當鵝煮好之後,鵝的外表因為紅曲米的緣故而變成了紅色,而且由於燉熱水澡的時間夠長,所以此時被燉的骨酥肉嫩,玉體橫陳。

將其從鍋中取出,陳年直接以無情鐵手將那已經被紅曲米染的通紅的鵝的胸脯切了下來。

陳年忍不住偷腥似的往嘴中放了一塊鵝肉。

但此時他只能吃出鵝肉當中夾雜著的淡淡果味,以及更加細微的杏花的味道,肉香雖有,肉質也不錯,其間的湯汁清甜,可畢竟輔料都是用來提味的,不是作為主味。

但整體來說還是感覺有一些膩。

作為吃鵝大戶的廣東人,對於鵝的吃法那可一說是開發到了極致,但也沒有哪一種是像魚一樣,可以不加什麽調料,只是簡單的清蒸而且也不用任何的蘸料就直接吃的。

畢竟食材不同。

不過這次陳年還有最後一個步驟沒有做完,那就是把杏花醬淋上去。

切好之後的鵝脯一片約莫厚度在三毫米左右,這個厚度不算薄,但也絕對算不上厚,就這樣一片一片的紅皮朝上的立著。

隨著陳年版杏花醬均勻的淋了上去,原本外表就呈現出紅色的鵝脯此時更是閃爍著光芒,杏花醬落在上面的紅皮之上。

有一部分隨遇而安的留在這裏,還有一部分則不安分的順著切片之後的縫隙流入其中,深入那早已酥爛的鵝肉當中。

光是看著賣相,陳年覺得這已經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