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梅幹菜燒肉

現在鬼才信陳年說的,運氣好和稍微會一點點這種話。

你這水平要是稍微會一點點的話,那其他人做出來的那都不能叫菜了。

之後這些人去美滋滋的吃陳年所做小灶飯菜的事情無需過多描述。

當他們把這幾道菜端走之後,陳年一個小時前做的梅幹菜燒肉也差不多好了。

打開鍋蓋之後,只見鍋內的湯汁濃郁,撲入鼻間的是梅幹菜獨特的幹醇香味以及濃郁肉香。

做這些菜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下料要足,如果不舍得下料的話,那這些菜就算做出來也不會太好吃,當然調料也不能太多,畢竟梅幹菜本身就帶著鹹味。

而梅幹菜也有著許多種類和口味,湖北那邊多以芥菜葉子或芥菜幹來做,而四川在做梅幹菜的時候較為特色的就是有些地方會往裏面加一些豆豉和辣椒,使得口味變得濃香微辣,而湖南所制的梅幹菜則會帶著一股煙火味兒。

客家梅幹菜同樣是非常有名的他們經常會選擇用芥菜來做,他們會等到菜園子裏的芥菜出苔之後,取起菜心出來晾掛幾日,待上面的葉子變軟之後放進盆內撒鹽,用手反復揉搓,隨後便放入陶罐之中,過一段時間取出曬幹,至此口味便會變得鹹酸微幹,並且還有一些特殊的香味。

而昆山這邊的梅幹菜做法和紹興那邊有些類似,只是比那邊的要稍微甜一些,但是材料做法比較多樣,有芥菜幹、油菜幹和白菜幹等,陳年知道南京那邊也經常用油菜來做。

只不過當時陳年在詢問同學的時候,對方就說是青菜,搞得陳年差點都急了。

青菜是啥菜啊?綠菜葉子的不都是青菜嗎?

可對方一口咬定就是青菜沒錯。

最後還是陳年看了圖片,才發現那就是油菜,只不過他們那邊叫這個就是青菜。

但春雨班的廚房裏的梅幹菜是用芥菜幹做的,不管是味道和口感都很對陳年的眼緣。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讓陳年在如此多種類的梅幹菜中遇到了這一種……

而且不同地區對於梅幹菜的做法也不一樣,有些地方用梅幹菜主要是做梅菜扣肉的,而有些地方則是做梅幹菜燒肉。

尤其是在江浙一帶每年的年夜飯當中必會有這一道梅幹菜燒肉。

隨著香味不斷的撲鼻而來,陳年不禁看向鍋內鍋內的那些梅幹菜,由於長時間的燉煮已經把鍋裏的湯汁以及豬肉上面熬煮出來的油脂吸的滿滿的,整個舒展開來。

梅幹菜的幹脆、紅燒肉的肥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顏色上梅幹菜雖然看起來烏漆麻黑,但是那些肉卻晶瑩剔透,二者的搭配可謂是是天作之合,陳年不禁心裏感嘆發明這道菜的人可真他娘的是天才。

這道菜完全就是屬於那種賣相一般,但是吃起來賊拉下飯的那種。

找了一雙筷子又找了個空碗,夾了一塊肉還帶著一些梅幹菜,作為廚師,炒好菜之後自然是要嘗一嘗的。

將這一塊兒裹著梅幹菜的肉送入口中,甘鮮與肥美的雙重味道在舌尖不停纏繞盤旋,這奇妙的反差反而衍生出十分驚艷的味道。

鹹鮮與肉香混合交織在一起,讓味蕾不禁煥發出新生的活力,不住的分泌著唾液。

隨著輕輕一口咬下。浸潤過湯汁而顯得異常豐潤的白肉瞬間化掉,大片的澆灑在幹菜上面,而梅幹菜同樣帶著長久積壓的鮮美將自身體內的汁水滋了出來。

濺射在口腔的四壁,明明吃的是肉和菜。

但此時的口中味道卻豐富無比,油潤快意。

雖然不像川菜中的梅幹菜燒肉一樣要往裏面加入花椒和辣椒,但就是這江浙風味的梅幹菜燒肉同樣引人入勝。

隨後便是細細品味。

這一刻陳年忽然有點想吃米飯了。

可眼下米飯還沒有好,所以只能忍著。

但同樣的陳年也不敢再去吃了,要不然他真怕自己停不下來。

後面要做的兩道菜就相對來說簡單許多了,一道是醋溜白菜,在這道菜中陳年放了三根辣椒,醋溜白菜不放辣椒總會讓人感覺其中缺少了一些靈魂,但用的是江浙這邊的普通辣椒,吃吃起來其實沒多辣,但就算如此,用辣椒炒菜並不是一定要吃其中的辣味,辣椒同樣是一道可以提味的食材。

做好這一道菜之後,陳年就將其全部盛入一個大盆裏。

最後一道菜是雪菜炒黃豆,這道菜陳年會做。

雖然從來沒有做過,但小時候家裏的冰箱中總會有一盆雪菜炒黃豆,因為這個比較下飯,而且還好做。

所以每次吃完之後,老陳都會再做一盆放著。

而且這道菜不光吃米飯的時候可以吃,吃面的時候也可以放入面中拌起來。

有些面館裏也也會在外面備著這一道菜,以供客人們隨時自行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