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互相促進

對於陌上道人和古桑道人來說,劍法什麽的幾乎與他們絕緣,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曾嘗試過劍法,可是怎麽也無法感悟劍道真髓,哪怕花費再多時間也只能是錯付。

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放棄夢想安安心心地種地了事。

可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他們對劍法還是白癡。

但現在展現在他們面前的劍法真髓卻是他們數百年來所精修的,熟的不能再熟的東西!

這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姜思白給他們熟悉的奧義給配了一套劍法!

他們已經到了那個高度,劍法中的精髓本就信手捏來。

於是只需要擺出劍招那麽拾掇一下……

這不就來感覺了嗎?

“小白,你這套劍法叫什麽?”

陌上道人已經迫不及待。

他覺得在繼《地龍劍法》和《秋風掃葉劍法》之後,他又要能夠有一套傳世名劍了!

什麽,這劍法不是他創的?

可他是師父啊!

高徒出名師嘛,這有什麽的。

陌上道人的思路分外清晰,甚至已經想好了與相熟的人如何裝逼。

姜思白答曰:“弟子初創此劍,尚未命名,想請師父賜名。”

古桑道人眼睛都紅了,他簡直可以想到今後陌上道人在自己面前炫耀‘我與小徒共創此劍’時的嘴臉了!

陌上道人果然撫須開懷,真是好孝順的徒弟啊,他也太幸運了吧。

於是他盤算一番就說:“你這套劍法乃是基於《萬古長春篇》所創,其中有七招四十九式,而且每一招中都可抽出一式來又組新招,實則是詮釋一個能令萬物生發的術式。”

“那不妨就取用春季中最是代表萬物生發草木茂盛的節氣來命名,就叫其《清明七式》如何?”

清明七式……怎麽說呢,讓姜思白莫名地就想到了‘墳頭長草劍’這種。

但這年頭可沒有清明掃墓的傳統,恰恰相反這還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正是最適合春耕播種的時節。

是以陌上道人以‘清明’來給這套劍法命名,恰恰體現了這套劍法的真正特點。

“多謝師父賜名,此名上佳!”

姜思白也就認領了。

古桑道人見他選好了名字,就連忙說:“既然名字取好了,不如趕早去把這《清明七式》送到承法殿去吧?”

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就好像他已經忍不住要拿這門劍法來做什麽了。

姜思白見狀忽然間醒悟了過來,然後對古桑道人還有陌上道人說:“師父、師叔,其實我對這門劍法其實還有諸多不解之處,可否為弟子解答一二?”

陌上道人頷首道:“說吧,我們必然知無不言。”

於是姜思白就將自己創造這門劍法的思路一一說出,還連帶招數演示進行配套講解,並且在恰到好處的地方提出一個個頗有難度的問題。

這些地方的確是姜思白想得不通透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得到長者解答之後也有不小收獲。

但二老的收獲更大,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直接就學會了這套劍法。

畢竟內核他們都會,甚至比姜思白的理解都要深刻,他們缺少的只是劍道上的才華,不能將這種內核給套上劍法的外殼。

到後來姜思白又請教了許多別的問題,都是他在修行中遇到的難題,都被二老一一解答。

直至午夜將近。

陌上道人忽然憐惜地說:“你快準備準備,不然精神耗費太大被陰戾所趁就不好了。”

姜思白聞言稍稍一愣,然後說:“師父、師叔,弟子還有許多問題尚未請教。”

古桑也是平息了一下自己那活躍的思路,惋惜道:“今日已經不早,你快些休息才是,若有問題我們明天再說,我和你師父還能拒絕你?”

所以說,師父收徒不只是傳承自身所學,還是重新梳理自身所學的一個過程。

剛才在解答姜思白疑問的時候,無論陌上道人與古桑道人其實都是大有收獲。

甚至他們兩人還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然後兩相印證之下又能領悟對方所解,自身又獲益匪淺。

這對於二老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令人迷戀的提升?

姜思白微笑著說:“師父、師叔,你們稍等我一會兒。”

話音落下,他忽然就原地閉上了眼睛然後腦袋往下沖了一下。

但下一刻他就擡頭睜眼了,隨後微笑著對兩位師長說:“我好了,可以繼續了。”

陌上道人眨了眨眼,他知道姜思白能夠應付得來身上的陰戾,但沒想到是這麽擺得平的?

而古桑道人就更驚了。

如果他沒看錯的話,姜思白身上的陰戾已經濃郁到了足以將他強行拖入夢魘的程度。

剛才姜思白是被拖入夢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