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祈福(第2/3頁)

兩個小和尚很快取來佛牌、以及筆墨。謝蘭臣幾乎沒有思索,提筆便在佛牌後寫好了祈願。小和尚們接過寫好的佛牌,又送往寺內的祈福堂。

禪房內,謝蘭臣又和普惠聊起、神京護國寺供奉的那本《護國仁王經》。已經走遠的兩個小和尚,年紀稍長幾歲的那個,悄悄瞥了眼身後,見師父和嘉王都沒有留意他們,便立刻翻開兩張佛牌,偷看謝蘭臣寫了什麽願望。

“太好了!”他激動地撞了一下身旁的小師弟,一邊把兩張佛牌遞到小師弟面前,一邊高興道:“嘉王今年終於沒再詛咒師父了!”

佛牌幾乎要貼在小師弟臉上,小師弟被迫看清了佛牌上的字:其中一張背面寫著“驅除韃虜”,另一張則寫著“公主安康”。

小師弟頓時不安道:“我們這樣偷看,不好吧?”

小師兄卻翻了個白眼:“誰稀罕偷看?還不是之前,嘉王每年都會在佛牌上詛咒師父早死,我這是監督他。”

小師兄已經幫謝蘭臣送過七八次祈福的佛牌。

一開始,他也沒有要偷看謝蘭臣佛牌的意思,只是因為不小心打落了佛牌,無意間才看到了佛牌的背面,卻發現上面竟然寫著詛咒師父的話。他當即十分生氣,撿起佛牌就去找師父告狀。

誰知師父見了卻不以為意,還讓他把佛牌好生送去祈願堂。雖然師父後來解釋說,祈願不正,佛祖不應,像這種祈願是不會被佛祖看見的。但小和尚還是很生氣。

於是,之後每年他都會偷看謝蘭臣的祈福佛牌,而之後的每一年,謝蘭臣的佛牌上也都寫著同樣的心願——一是驅除韃虜,另一個仍舊是讓師父早日圓寂。

嘉王想要驅除韃虜,這不奇怪。但凡生活在西北的人,沒有不恨那些胡虜的,但嘉王好幾年如一日地詛咒師父早死,除了心眼壞,小和尚實在找不到第二個解釋。

也就今年,不知道嘉王是突然有了良心,還是搭錯了哪根筋,終於沒再詛咒師父了。

小師弟才入山門不到一年,之前並沒有見過嘉王的佛牌,因此對師兄的話將信將疑:“我覺得嘉王人挺好的,對誰都溫和有禮,從不像其他達官貴人似的,對咱們頤指氣使。而且,嘉王和師父也無冤無仇的,他為什麽要詛咒師父?師父這次生病,還是嘉王府幫忙請來的名醫呢。”

“你被他給騙了,”小師兄毫不掩飾自己對謝蘭臣的偏見,“什麽溫和有禮,全都是裝出來的,如果不是親眼看見他在佛牌上寫了什麽,我也差點兒被他騙過去,我再告訴你一件事,你知道咱們的無相師兄嗎?”

小師弟雖然入門時間短,但還是聽說過一些無相師兄的事,便點點頭道:“聽說無相師兄的父母被契丹人所害,他僥幸逃過一劫,被外出遊歷的師父撿到,便把他帶回了嚴華寺,做了小和尚。師父十分喜歡無相師兄,幾乎把他當做親生兒子一般撫養,無相師兄也很粘師父,我聽寺裏的其他師兄說,無相師兄超過兩個時辰見不到師父,就會哭鼻子……

他忽然又嘆了口氣:“可惜無相師兄在六歲的時候,因為貪食糕點,被噎死了。”

“好好的大活人,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被糕點噎死?”小師兄忽然壓低聲音,湊近小師弟耳邊道,“無相師兄其實是被嘉王殺死的,嘉王府正是為了封口,才會每年給我們捐贈這麽多善銀的。

“他小小年紀便殺害無相師兄,視人命如草芥,這些年會詛咒師父也不奇怪。”

小師兄說得煞有介事,小師弟卻仍舊半信半疑:“如果真的是嘉王殺了無相師兄,師父怎麽可能還會和嘉王交好呢?”

小師兄一時有些被問住,好一會兒才勉強找了個理由:“師父就是太心軟了。”

“要是你見了他之前的佛牌,就知道我沒打誑語。”師兄覺得自己在小師弟面前失了威信,又嘀嘀咕咕地抱怨道,“明明嘉王之前每年都會詛咒師父的,誰知道今年怎麽突然轉了性……難道是這個什麽公主的安康,在他心裏比讓師父死更重要……”

小師弟見師兄這般篤定,微微有些動搖,不由也順著他的話想下去:如果嘉王真的想要師父死,並且之前每年都會詛咒師父,今年卻突然不詛咒了,除了可能是今天出現在佛牌上的公主,比師父更重要,還有可能是,他不需要再詛咒了。

小師弟忽然心神一動,又想到師父最近一年來身體越發不如從前——難道嘉王從大夫那兒知道,師父活不過今年了……

他猛地搖了搖頭了,把這個念頭甩出腦外,不敢再繼續想下去。

作者有話說:

怕我沒有寫好,解釋一下男主的邏輯(可能會有一點劇透)——

男主爹給男主送了糕點,男主見小無相喜歡,送給他吃,小無相被毒死。(53章男主給昭兒講故事那段,其實也透漏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