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精神一振(第2/3頁)

小孩子也愛吃。

石頭把所有魚肉伴著米飯吃完,說:“我覺得這魚比肉還要好吃。”肉是豬肉。

虎頭點點頭表示贊同:“我能吃一輩子!”

山茶心想:要能吃一輩子可太好了。

她瞧瞧了三嬸,覺得三嬸人真好。要不是三嬸,她也吃不上這麽好吃的魚。

秋收之後就是農閑。

林二哥按照之前的打算往縣城裏跑,想找份活幹。

城裏的活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誰能找到份臨時工那都是村裏值得炫耀的事,能一直幹下去的,但就沒聽過誰有這運道的。

農閑時也有一些臨時的公家苦力活,林二哥跑去正在修建的水庫那邊做苦力了。

林大哥和媳婦一商量,也跟著去了。

大家都有上進心,都有媳婦孩子的,想把這個小家過好。

像三房現在,老三當兵的一個月津貼不少,老三媳婦每月能寫文章掙不少錢。

他們也不希望差太遠。

林父林母知道他們的心思也不好說什麽,只好交代他們別太累著自己。

這一去,平時就很少回家了,十天半個月休息了才回來一趟。

金秋九月一過,十月就更加涼爽了,十一月天已經有點冷了,周雲夢都穿上了長袖,偶爾披件外套。

這兩個月她隔三差五往縣城跑一趟,要麽寄稿要麽去看有沒有回稿。主要還是為了有個借口拿回一兩斤肉。

林家父母陸續也給錢喊她幫家裏買過幾次肉,她再另外添點,基本上隔天就能吃上頓肉了。

她也拿過幾次帶魚回來。

還拿回過一只四五斤的雞,對林家人就說是剛好她那同學有門路就買了。

雞難得,但屠宰場有門路還是能搞到一只的,林家人心裏有猜測後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說法。

就是一只雞要四塊二毛,想想就肉痛。

對此周雲夢說:“我寫文章可費腦子可費手了,不得煮個雞湯吃點雞肉補補啊?”

林家人:好吧是老三媳婦的性子。

林母給她塞了一半的錢,大家都沒意見。

於是在周雲夢的口頭指導下,林二嫂高興地處理了這只雞,隔天吃了好幾頓。

只要油鹽下得足,雞肉塊炒什麽都香。

還熬了雞湯,加了三弟妹從雜貨鋪買回來的什麽枸杞,整鍋湯又鮮又甜。

周雲夢喝上雞湯,感覺胃裏暖洋洋的。

林家人也感嘆,多虧了老三媳婦,這日子過得太滋潤了。

林二嫂摸摸自己七個月的肚子,只覺得這孩子有福氣,多虧了他三嬸。

原本以為得坐月子時才能等婆婆殺只雞熬雞湯喝,沒想到這麽快就托三弟妹的福喝上了。

就連林大哥林二哥,碰巧回家也吃了回雞肉。

他們最近在水庫幹活,又累又餓,比不上家裏時不時吃頓肉,瘦了不少。

回家吃完雞肉,看過爹娘媳婦孩子,又回去水庫繼續幹活了。

當然他們心裏都記得老三媳婦的好,媳婦孩子在家都托她的福才能時不時吃上肉,都圓潤了些。

周雲夢也有拿肉拿魚回去周家,主要是給娘吃,不過頻率沒拿回林家的高。她多數時候都是等林二嫂做好了,直接端回周家給周母吃的。

周家三個哥看著還行,三個嫂子對她也熱情,估計是看在肉的份上,不過她也不在意,維持著見面打聲招呼說幾句的關系。

投稿的話,她主要還是投給青年故事,一千字的文章好寫,隨手就來。

另外就是那個征集長篇故事的雜志社,每次寄一萬字稿,周雲夢也寫過一次寄過去。

稿費挺高的,千字七塊,她直接就賺了七十塊。

當然這些稿費,她對林家也沒全說,自己攢著就是了。

十一月底這天,林母和林大嫂回來說起外面的事。

她們閑著沒事就愛去村口納涼八卦。

之前因著老三媳婦太懶,她們都不好意思去。

自從聽周雲夢說完悶聲發大財,別人愛說隨她說,就當她們是傻的之類的理論後,這段時間閑下來沒事,林母和林大嫂又往村口跑了。

這會林母是有點氣的。

“你們知道不,大家都在說韓川媳婦在縣城救了個貴人,給韓川媳婦弄到供銷社當臨時售貨員了,說什麽一個月能有十八塊工資。”

“這些事聽著就算了,還非要說老三媳婦你懶。搞不懂這些婆娘每回誇韓川媳婦都非要扯上小夢你,什麽老三沒福氣林家沒眼光,娶了這麽個媳婦。”

如果不是記得老三媳婦交代的話,林母恨不得當場扯開嗓子告訴她們……

林大嫂替她說了:“老三媳婦你哪裏比韓川媳婦差了,在供銷社當臨時工一個月賺十八塊又怎樣?”

“你光是在家動動筆寫篇文章就能賺錢,稿費也不比這十八塊少,還能有門路買肉買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