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偶遇女主(第4/7頁)

她摸了摸手裏的竹籃,掀開粗布露出裏面三個麻袋。

婆媳三人一聽驚了,又是門路又是富強粉的,該不會籃子裏三麻袋都是富強粉吧?

林二嫂手裏的正在縫補的小孩衣服差點沒拿穩。

林母飛快瞥了眼家門,看有沒有關嚴實了。

林大嫂湊過來看。

就連在院子裏的林父,聽到這話都走過來了。

周雲夢直接說:“這一麻袋是五斤精米,現在各地剛交了糧,精米足得很,買這個容易我就買多了點。”

她打開裝精米的那一麻袋遞給林母。

林母顫著手打開,裏面白花花的米一粒粒的飽滿得不得了,特別漂亮。

前些日子剛分了糧,按照人頭四工分六分的,家裏堆了不少米,但糙米占多數,精米少點。

沒辦法,一斤精米能換不少糙米。

也就是秋收那段時間家裏煮飯才糙米精米對半分,這會都是三成精米七成糙米混著做飯的。

這年頭,誰會嫌棄家裏的精米少啊。

她剛想說這米多少錢,我給你錢。

就聽老三媳婦說:“這米是我買回來的,娘你也不用想著給我錢。平時就讓大嫂二嫂做飯的時候多下點精米吧,糙米精米對半來煮。”

“這陣子飯太硌喉嚨了。”

林母心一噎。

心想老三媳婦的喉嚨可真嬌氣。

自家的飯放村裏都是數一數二的,可是下了三成精米來著。

老三媳婦要是吃全糙米做的飯,那不得直接吐出來,那才叫真的硌喉嚨。

林大嫂林二嫂則是驚喜,誰不想吃糙米精米對半分的白米飯啊,自己喜歡孩子更喜歡。

五斤精米兌著也能煮一段時間了,家裏又不是光吃白米飯,混著紅薯地瓜那些來遲的。

而且家裏每天本來就要煮三成精米的,相當於每天多煮兩成的樣子。

這會她們愛死了老三媳婦這股矯情勁,要不然哪能找到這些門路,搗騰肉搗騰魚,還搗騰精米回來啊。

林父站在一旁聽了會,說:“老三媳婦,這五斤米我們記著了,以後要是再幫忙買米,必須得收錢知道嗎?”

他也知道精米多珍貴。

村裏剛分了糧食和錢,今年生產隊收成好,工分值錢,自家比去年多分了七十塊。

加上三房老三每月寄津貼十塊,老三媳婦交五塊,條件好了自然就想把日子過好點。

他是知道的,該攢錢的時候攢錢,能吃好點的時候還得吃好點。

老三媳婦能有這門路不簡單,這年頭村裏別說沒錢,有錢都難買糧食和肉,自家能跟著吃肉買糧食多虧了老三媳婦。

周雲夢點頭:“那還用爹你說,這肯定的。以後喊我幫家裏買就好,當然我自己要吃多點的,我自己出錢買。”

林母、林大嫂和林二嫂都沒意見。

周雲夢又拿出第二個麻袋:“這裏面是兩斤富強粉,平時可以煮點面疙瘩或者烙面餅一起吃。”

“等回頭我看看找那同學問下什麽時候再拿斤肉,我們包包子吃吧,我想吃大肉包了。”

林大嫂接過那麻袋敞開給大家看,裏頭還真是白面,細膩還不發黃,比上次拿回來的富強粉要漂亮得多,一看品質就很好。

面疙瘩面餅~

大肉包~

吸溜~

林父林母已經不知道說啥了,上次吃餃子和那韭菜盒子把家裏給高興的,現在又要吃大肉包。

他們仰頭,這天還是那麽藍,以前哪裏敢想象過上這種日子啊。

這一切都是因為曾經讓他們無比糟心的老三媳婦。

接著大家就見老三媳婦跟變戲法似的,拿出第三個麻袋敞開。

“這筒雞蛋掛面可是好東西,我碰上就買了點,回頭我想吃的時候煮點,喊上三個孩子一起吃。”

細面!

這可是細糧裏的細糧了。

沒想到老三媳婦居然給搞回來了,糧油店的那位門路挺有能耐的,要不然弄不回這掛面。

林母看著感覺不止老三媳婦話裏的“買了點”,一接過就知道,快兩斤了。

兩斤掛面啊。

她聞著:“還真有雞蛋味,香得很。”

林大嫂和林二嫂也聞了下,確實有股淡淡的雞蛋香,這掛面就是不一樣。

她們心底高興著呢。

聽老三媳婦話裏的意思,她吃掛面的時候自家孩子也能跟著吃。

這種珍貴的細糧,哪怕吃個一兩口,對孩子也是有好處的。

她們心心念念的可不就是孩子嗎?

心裏更加感謝周雲夢的好。

至於幫忙煮面,完全不成問題。

周雲夢見事情交代完也松了口氣。

她不可能一下子源源不斷地拿出米面來,糙米精米對半開做的白米飯口感還能接受,林家人也能接受這麽個吃法。

富強粉的話,烙面餅包包子或餃子全家吃一頓是最實在的。

就是掛面在這年代太珍貴,在林家人看來她樂意花這個錢是為了自己想吃,那麽最多帶上三小孩一起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