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意外之喜(第4/7頁)

林津平之前是看過小夢寫的文章的。

他記得是在自己婚後第一次回家的時候,從娘的口中知道小夢變化很大,那會其實也是他第一次了解自己的妻子。

知道她會寫文章能賺稿費,還給娘做了棉襖。

爹拉著他回進主屋裏,把珍藏的兩份報紙拿給他看。

還很得意自豪說等以後可以把老三媳婦會寫文章的事說出去時,要把這兩份報紙拿給所有人看。

那是一份市農村報,一份省周報。

林津平記得那會小夢寫的文章總是角度新奇,故事流暢,文筆又很真摯且接地氣,看著就覺得是真情實意寫出來的。

那種勞動最光榮的信念,能讓人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恨不得全身心投入到農村生產實踐中去。

包括他後來回家時,特意找爹拿珍藏著的工人報來看。

那篇寫饒曉青的文章也是差不多的風格,帶著股蓬勃的力量,能讓讀者燃起股為工作奉獻自我的幹勁。

這次寫暖房宴的風格偏純樸,更加接地氣些。

方嫂子和葉嫂子兩人的熱情周到,暖房宴充滿煙火氣的準備過程,乃至飯桌上的歡聲笑語都躍然於紙上。

林津平通篇細致讀完,忍不住感嘆:“小夢你這篇文章寫得真好,把方嫂子葉嫂子的熱情周到全給展現出來了,投稿應該能刊登上雜志的。”

這幾天小夢在寫準備投給墨綠軍華的稿子,林津平夜裏忙完也會抽空看下這本雜志,想了解下小夢要投稿的雜志大概是什麽風格。

正因為看過上面刊登的文章,他才會說小夢這篇寫得好,不僅僅是內容好,也符合墨綠軍華的風格。

周雲夢聽了舒心一笑:“真的?那就好,不枉我費心改了兩三稿。”

她問主要的事:“那你再細看下有沒有哪裏不合適的,就涉及到一些部隊裏的信息,我就怕有哪些是我自己沒注意到的。”

林津平應好,他又細看了一遍,肯定道:“沒有問題的,你連咱家屬樓在幾棟幾層都給模糊掉了,放心好了。”

文章裏來吃暖房宴的人都以戰友、師父來代替,不涉及級別人名,方嫂子葉嫂子那些用化名。

他知道小夢也準備要起個作者名的,夫妻倆還一起商量著定下個名字。

周雲夢聞言松了口氣:“那行,沒有問題就好。這樣子我就可以定稿了,下午找時間來謄寫一下,等過三天我坐班車去縣城投稿。”

她笑得眉眼彎彎,微圓杏眸裏流光溢彩,溫柔動人。

林津平放下信紙壓好,瞧見小夢滿面愉悅,沒忍住伸手撫了撫她臉上因笑著而微微鼓起的蘋果肌,輕聲道:“辛苦了。”

因長期訓練長著薄繭的手在臉上輕輕摩挲,不僅有熟悉的溫熱觸感,還帶來酥酥麻麻的磨礪。

周雲夢沒忍住側臉輕輕蹭了蹭。

知道林津平話裏的辛苦什麽意思,她說:“沒事,我自己寫著也高興。”

夫妻倆躺床上午休。

窗外秋風吹得房間裏愈發涼快,一室靜謐。

涼爽秋日睡午覺是最舒適的。

周雲夢睡到自然醒,緩了會後起身去上廁所,之後回房間裏坐著。

暖水瓶灌滿水,搪瓷杯裏也有睡前林津平給裝的溫水,她拿起連著喝了半杯。

整個人神清氣爽了,她這才打開抽屜拿出新的信紙,準備來謄寫稿子。

連著寫了幾天的文章終於定稿,周雲夢是真的高興,長舒一口氣。

也就是這次寫的是真實人物故事,又是第一次投稿慎重些。

等以後照著看過的年代文豐富經驗,還有這會在部隊裏聽到看到的一些生活素材,結合著來創作故事,就輕松自在些了。

那會才叫真的創作故事,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不用多在意什麽,顧忌的少了自然寫得流暢,老本行了手到擒來。

謄寫了兩三百字,周雲夢聽到外面敲門。

估摸著要麽是方嫂子要麽是葉嫂子找她聊天,她應了聲用鋼筆把信紙壓好,起身去開門。

自從暖房宴後方嫂子和葉嫂子和她更親近了,沒事就能敲門過來一起嘮嗑下的地步。

多是說些日常瑣事,還有家屬樓這邊有什麽新奇事。

比如說誰家婆婆來了愛磋磨媳婦,誰家媳婦愛占便宜,誰家太寵孩子打了人上門找去還理直氣壯的。

當然也有一些好的,家屬樓裏人生百態多的是話題聊。

周雲夢反正閑著沒事,也愛聽她們說這些事,正好當積累素材了。

咳咳,骨子裏頭還有些八卦在的。

她在林家時偶爾實在無聊,也愛聽林母說些她在岔路口那納涼聽到的村裏八卦。

還有每三天一次的班車,方嫂子葉嫂子有去的話,也會提前一天過來問她要不要幫忙帶點肉或者青菜。

家裏基本不開火,林津平多數是去飯堂打飯,偶爾家裏下面條吃。反倒是早飯經常煮粥炒雞蛋蒸雞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