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3章 大小姨夫

羅兆琿離開學校後,沒有靠山、沒有背景,也沒有任何方向和資源,在父母無助又無力的注視中,羅兆琿倔強又無奈地踏入社會。

並從此在社會打滾混跡中,開始漸漸明白人生。

為了謀生,幾經輾轉,多方打探,羅兆琿終於找到了一個糊口的飯碗,在彌敦道大街的重慶大廈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月薪900蚊。

重慶大廈原名CQ市場,始建於1920年,占地約5萬平方英尺,最初是一棟豪宅,有30多間售賣外國貨物的商店,主要服務對象是遊客和外國水兵。

後來,戰爭爆發,幾年後香塂淪陷,重慶大廈被迫停業。

抗戰勝利後,原來在重慶大廈開商店的生意人陸續回歸,但重慶大廈的整棟建築卻已遭遇戰爭重創,只剩下殘破的骨架。

1958年,一位胡建華僑看中了CQ市場的地皮,向當時的主管上級,提出了購買申請;1962年,CQ市場整棟大樓被重建完成。

整棟樓共17層,有180度的海景設計,1-3層是商場,其余樓層均為設計獨立的住宅。因為住宅的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陽台設計,且空間不大,位置優越,非常便於出租。

後來,這棟新建成的大樓,就成了各類底層打工人聚集的混合樓。為了方便管理,主管部門便將這裏命名為重慶大廈。

1978年,羅兆琿在樓裏做保安時,重慶大廈已經淪為香塂社會魚龍混居的萬花筒,嘔啞嘲哳、烏煙瘴氣、臭名在外。

這些真相,彼時年僅14歲的羅兆琿並不知曉,他唯一清楚的,只要乖乖坐在樓裏看好門,到月底就能領薪水。

即使是這樣卑微,這份工作也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紙包不住火,大廈的臭名即使未聽聞,旦旦身處其中,羅兆琿也感受到了。

老話說,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年少的羅兆琿不想自己臭掉,便主動請辭離開。

後來,為了糊口,羅兆琿做過推銷員、搬運工、酒店Part time,還賣過報紙,當過侍應生,甚至還去廟街做過擦鞋工,給一樓一鳳當過馬夫。

常年徘徊於三教九流之間,穿梭於黃白棕黑各色皮膚的打工生涯並沒有給他帶來豐厚的報酬,卻教會了他幾樣寶貴的本領——察言觀色、巧舌如簧、口蜜嘴甜、隱忍沉積。

1981年,香塂樓市應時崛起,購房熱被炒得如火如荼。

時年已是十七歲的羅兆琿,憑借自己出色的口才,在中環國際大廈的滿通地產的房產門店,找到一份地產經紀的工作。

因為口才出眾,又擅長察言觀色,加上腦子好使,腿腳勤快,只用了一年,羅兆琿便在這家門店依仗遠超他人的卓越業績脫穎而出。

不久,他就升職加薪,夜夜贏取白大美,走上人生巔峰,從店員晉升門店經理,收入也水漲船高。

年少得志之時,機敏的羅兆琿很快在門店的業務中發現了一個秘密。

羅兆琿服務的滿通地產,是個專門深耕舊樓資源的企業,他們的主要業務,就像收售高端半廢品,找到待售的舊樓盤,估價低購,再尋找客源,伺機高價賣出,一進一出,中間接觸到的買主、賣主往往非富即貴。

羅兆琿升任門店經理之後,很快進入公司主管階層,沒多長時間,羅兆琿便接到公司的一項任務,專門負責和擁有海量舊樓的豪門貴胄、商賈名流打交道。

不分析不知道,仔細一琢磨,羅兆琿就暗自欣喜,“若攻下一個目標,那自己獲得的售樓收入將是做店員時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不僅如此,自己拿下的目標人物,也將會成為自己日後飛黃騰達的人脈資源。或許,還有更多自己暫時還想不到的好處。”

這個發現,猶如一張大餅,亦猶如一張血盆大口,深深砸中、咬住羅兆琿潛藏在心裏許久的巨大野心。

1985年,21歲的羅兆琿已在滿通地產門店升任為資深門店經理,因為頭腦靈活,八面玲瓏,他通過門店專門業務,慢慢結識了不少名流圈的富商。

彼時,從家族業務起步,早已在商界賺得盆滿缽滿,且花名在外的關爾夫成為羅兆琿新的主攻目標。

為了如願拿下他,羅兆琿使出了渾身解數,廣為打探,重點撒網。他從一個熟知關爾夫的富商那裏獲知關爾夫除了到處撲蝶采蜜,還有一個很癡迷的愛好——古玩收藏。

古玩收藏,在香塂一直可以說是富人專屬,羅兆琿雖然掙了幾個錢,可要用來買古玩還是力有不逮。

還別說,羅兆琿很豁得出去,他提了戶頭裏所有省吃儉用的積蓄,到專櫃買了一塊古董表,然後托人送給了關爾夫。

喜好七寸被精準打中的關爾夫收到古董手表,對羅兆琿的投名狀心領神會,很快,他透過中間人,和羅兆琿見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