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會州(四)

程宗楚默不作聲地聽完信使匯報,突然間感到有些悲涼。

今年快五十了,少年時的雄心壯志一去不復返。面對著不到兩萬叛虜,他竟然覺得束手束腳,甚至就連收復渭州平涼縣都是靠的巧勁,而不是摧枯拉朽般地擊潰敵人。

涇原窮困,軍用不足,軍士們雖耐苦戰、死戰,但長期得不到充足的賞錢,這士氣根本就高不起來。這次願意出兵,還是因為要收復家鄉,畢竟很多軍士的家就在原州、武州,若換個別的什麽事情,想讓這幫人動彈,真的很難了。

自己還答應了靈武郡王要進軍會州啊,到時如何對將士們解釋?

如果說這件事還只是讓他苦惱的話,那麽定難軍的實力就讓他感到恐懼了。兩萬多軍隊,原本以為只有一部分能打,剩下的都是臨時拉起的蕃兵呢,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麽回事。蕃兵義從軍已經北上鹽州了,剩下的幾支部隊,應該都是主力。

其實程宗楚並不覺得定難軍軍士的技藝比自己苦心訓練的涇原軍強多少。論戰場列陣、變陣,論個人技藝,論耐苦戰的本事,他的九千涇原軍一點都不差。雙方差的就是士氣,涇原軍這邊,程宗楚看得出來,軍士們作戰有留力之嫌。

有沒有盡力,有沒有死戰,老行伍都看得出來。

“國事多艱。”程宗楚嘆了口氣。

“程侍中何故嗟嘆?萬余大軍北出,剛剛擊破巴溝部三千余人,拔藏氏又聞風而遁。如此順利,定能收復原州。”折宗本騎在馬上,笑道。

“折帥所言甚是有理,何故嗟嘆呢。收復失地,就在今朝。”程宗楚強笑了下,道。

折氏與邵氏乃姻親,京西北局勢若此,夫復何言?此番還了他邵氏的人情,助他收復會州,便收兵回家,保境安民。外間諸事,不復多問,除非天子有詔。

涇原、邠寧兩鎮萬余步騎行軍較快,只花了十天時間就抵達原州南十余裏處。就這還是花了時間打草谷呢,畢竟吐蕃兵力聚集在原州附近,部落內皆老弱,涇原軍、邠寧軍倒是搶了個痛快。

也正因為如此,抵達原州附近時,隨軍趕著大群牛羊,軍需倒是得到了一番補充。

定難軍比他們提前三天抵達原州城東,並派出騎兵與吐蕃人交戰了一番,斬首數百級。不過再多的戰果卻也沒了,因為沒藏、明珠、白三部早早西逃,巴溝部又在南邊被涇原軍、邠寧軍擊破,如今原州城內,就只剩下勢力最大的野利部以及他們的小兄弟水令逋兩部了,成年男丁六千人上下,惶恐不安地守著原州城。

但原州城之前被他們故意破壞過,定難軍又來得太快,根本來不及修,此時要守,真的千難萬難。

定難軍派來與他們聯絡是一位叫李紹榮的騎軍副將,此人及至近前還在嘟嘟囔囔。

程宗楚仔細聽了後失笑,道:“李將軍不了解吐蕃人的習性。此輩用兵,軍就是民,民就是軍。每出師必發豪室,皆以奴從,平時散處耕牧。”

吐蕃是且牧且耕的民族。軍隊出征,各部酋豪都要帶上本部民眾及仆從,跟著統帥一起出征。每一次出征,其實都是一次全民遷徙。打下一個地方,奴仆們就去種地放牧。若是打敗了,要麽跑路,跑不掉就當場投降內附。涇原、邠寧、鳳翔鎮內的大量吐蕃、黨項部落就是這麽來的。

當然也有例外。吐蕃本部有一些遊牧部落,中唐年間占據原州後,每年冬春在原州放牧,夏秋則跑回青海放牧,一點不嫌麻煩。

“吐蕃人就沒家嗎?”李紹榮罵道。

“家?”程宗楚苦笑,道:“打到哪裏,哪裏就是家。打不過了,扔掉家什、奴仆,再去尋一個新家,再征服新的奴仆。反正草場多著呢,弱小的部落也很多。”

“怪不得那幾部吐蕃跑得那麽快,帳篷、牛羊、糧食都不要了。”李紹榮恍然大悟。

“那是假吐蕃,真黨項。不過他們多半也沒好果子吃,如果去武州還好些,頂多被人家趕走,若是去了會州,多半要被昑屈部截殺吞並。”

“好吧,某也懶得管他們是吐蕃還是黨項,此番前來只有一事,大帥要涇原軍攻原州。”李紹榮說道。

“可。”程宗楚點了點頭,道:“靈武郡王在百泉俘斬五千余眾,今在原州又斬首數百級,已是幫了大忙。幫到此處,某感激不盡。攻原州,涇原軍責無旁貸。”

折宗本在一旁看著,不說話。事實上邠寧軍也是來助拳的客軍,當然主要是給女婿助拳,幫程宗楚都是順便的了。一路上沒打什麽仗,反倒搶了不少牛羊、皮子,大夥還是挺滿意的。

光啟二年二月二十,三鎮合兵三萬有余,三面圍住原州城。涇原節帥程宗楚征發了一些蕃部,強令其出丁,得四千人,開始了對原州城的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