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

大順二年十月初九,鐵林、天柱、天雄三軍步騎兩萬余人行抵同州,武威軍抵達潼關。

而在此之前,鐵林軍屬騎兵三千、天柱軍屬騎兵一千、武威軍屬騎兵兩千,總計六千騎陸續抵達了石壕寨。

邵樹德讓人算了算糧草。

這是五萬四千匹馬了,一個月要消耗十四萬余斛糧食。

算上華州兵,全軍人數約四萬,一個月要消耗三萬多斛糧食。

步騎相加,便是十八萬斛。

目前動員了八千余輛大車,外加萬余峰駱駝、數千匹馱馬,走一趟剛好夠運兩個月的糧食過來。

但這並沒有包括夫子和役畜的消耗。

前後動員了十五萬夫子,大部分是在關中與華州之間搬運、裝卸物資,在往前線輸送的大概五萬余人。

這個成本,主要是同、華二州與京兆府東半部分諸縣承擔了。朝廷那邊,應該意見很大,目前還沒敢派人來質疑,但時間長了,肯定會坐不住。

還是要把渭北、華州等地建設出來,不然長途轉運糧草,消耗實在太大,支撐不起年年征戰。

最近一段時間,在河南府屢屢破寨,俘獲百姓七千余戶,近四萬人。這些人,盡快安排到渭北、華州兩鎮,當地應該還有一些空地,趁著秋冬季節開辟出來,明年爭取種一茬糧食。

“大帥,目前局勢是我軍南有葛從周,其人在崤山設寨。據拷訊俘虜,兵力應在五千到一萬之間,多為步卒,騎卒或有千余,或兩千。這一路,目前按兵不動,或是在等待我主力東進,隨後北上,占領地形復雜、險隘眾多的硤石縣,斷我糧道。”石壕寨大營內,陳誠正在仔細分析。

“他怎麽帶這麽多步卒趕往硤石?”安休休在一旁,忍不住問道:“我騎軍隨時窺伺,他怎麽走?”

“晉義熙五年,劉裕北伐南燕。其軍九成為步卒,面對騎軍眾多的南燕,晉軍車四千輛,分為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幔,禦者執槊,又以輕騎為遊軍。軍令嚴肅,行伍齊整。”陳誠胸有成竹道。

簡單來說,劉裕知道南燕以騎兵為主,他的部隊以步兵為主,面對騎兵的騷擾,在空曠的平原上將寸步難行。

於是打造了四千輛車,分在大軍兩翼,阻擋騎兵襲擾,還帶了極其充足的糧草和器械。越靠近南燕都城,南燕上下就越沉不住氣,最後決定主動進攻劉裕的部隊,全軍大敗。

騎兵主動攻步兵方陣,自然討不了好果子吃。

“義熙十三年,劉裕北伐後秦,北魏遣鐵騎助後秦。裕將丁旿帥仗士七百人、車百乘,渡北岸,去水百馀步,為卻月陣……魏將長孫嵩帥三萬騎助之,四面肉薄攻營,弩不能制。時超石別賫大錘槊千馀張,乃斷槊長三四尺,以錘錘之,一槊輒洞貫三四人。魏兵不能當,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劉裕的步兵在黃河北岸擺了個半月形的卻月陣,用車環繞。用強弩百張遠射,用步槊近戰,兩千七百步卒,面對北魏三萬騎兵猛攻,大破之,斬首無數。

“晉馬隆征西涼,西渡溫水。虜樹機能等以眾萬計,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

馬隆用偏廂車,三千五百軍士,以步弓、強弩為主要武器,帶足糧草、箭矢,行走千余裏。全軍被胡騎包圍,與朝廷失去聯系,且戰且行,最後大破禿發樹機能,迫降鮮卑等眾。

這些案例,基本都離不開“車”。

以車為屏障,以弓弩為主要輸出武器,近戰還有步槊,輔以精銳步兵,攻敵之必救,逼迫騎兵來主動進攻步兵找死。

這裏的要點就是,步兵心理素質要好,一定要是多年征戰、訓練有素的步卒,不能是烏合之眾。不然的話,面對鋪天蓋地湧來的騎兵,自己一慌,陣腳就亂了。

像北宋宗澤以及明晚期的車營,就被敵軍強攻攻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只有車沒有陣,第二個是步兵太差了,不能打。

但車營是有實戰意義的,不然明軍也不會普及,出塞對蒙古人,就靠這個。甚至在對付後金時,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後金不得不調“烏真超哈”來協助進攻。

清代左宗棠對付撚軍三萬精騎,也是靠車陣。

明清時代,車陣的輸出武器就是炮了,但思路其實是一樣的。

“照你這麽說,如果葛從周有一萬精兵,這車又不難打制,他帶上數月糧草,往硤石縣而去,我騎兵只能幹看著。”安休休怒道。

“安將軍,我朔方軍,步卒居多。”陳誠無奈地說道。

安休休雖然統領四千步騎,但卻是騎將出身,分外聽不得步兵也能在騎兵眼皮子底下行動自如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