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根基

二十畝以下的家庭1100余戶。

二十到四十畝的家庭5700余戶。

四十到六十畝的家庭2000余戶。

邵樹德放下王屋縣的戶口黃冊。新編成沒多久,數據應該還是準的。

而且他的關西軍政集團處於上升期,官員相對賣力,數據就更可信了。

若承平百年,即便制度比現在更加完善、精密,到時候統計出來的戶口、田畝數據多半也不可信。

窗外一片靜謐,明月高懸。

月華鋪滿大地,庭院中的鮮花愈顯嬌艷。吸氣輕嗅一下,還有股淡淡的香味。

已經寅時三刻了,邵樹德毫無睡意,抓起墻上的佩劍,到院中練起了劍術。

他擅使橫刀、陌刀、長槍、步弓、騎弓,劍才練了幾年,不是很精通。

張雄因為劍術出眾,戰陣上勇不可當,在淮南被稱為“張神劍”。邵樹德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有“邵神劍”的稱號了,但多練練沒壞處。

邵樹德離開書房後,解氏從床上起身,悉悉索索地穿起了衣物。

一路小跑溜回了居住的院子,小心翼翼地推開門,悄悄進了自己的房間。

儲氏剛欲出門,見兒媳衣衫不整地跑了回來,悄然隱沒在黑暗中,免得解氏尷尬。

廚房已經生起了火,儲氏、蘇氏開始準備早膳。

一名低級中官站在旁邊,他是監膳。

另有一名女官,聽聞出身宮娥,是尚食,“凡進食,先嘗”。

好大的排場!儲氏也不是什麽小門小戶出身,知道這肯定逾制了,一個異姓親王怎麽可能有這種排場?但沒人管。

蘇氏正在調制阿膠末和蜂蠟。

儲氏偷眼看了下侄媳,有些事情大家都很默契地不問,裝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直到再也瞞不住,就像江氏。

早膳做得差不多時,院中傳來了說話聲。

“大帥,牲畜還多有不足,河陽百姓望牲畜如盼日月。”

“牲畜之事,不是已經發了很多了麽?唔,我知道還不夠。上月已傳令至黑水城,沙磧諸部進貢雜畜三十萬頭,後面會先趕至靈州,催肥後趕往夏州,再催肥。年底之前肯定能來,勿憂。”

對話聲停了一會,腳步聲漸漸臨近。

“大帥,河陽這十余萬百姓若想成氣候,有點積蓄供應大軍,今明兩年最好不要招惹李克用和羅弘信。”

“對羅弘信,暫以拉攏為主。李克用,他還在前往幽州的路上,怕是無力來找我麻煩。”

“河陽已安定一年,稍有起色,還請大帥移步。三萬余戶百姓,此皆大王之根基,也該去看看了。”

“我強遷他們而來,不恨我麽?有些羌胡之眾,還是俘虜。”

“羌胡之眾,以往多為酋豪奴仆,今得授田,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又怎會責怪大王?關中百姓,貧無立錐之地。之前確實不願背井離鄉,可安定下來後,得了田地,個個歡天喜地,些許不快,早忘了。”

這就是“真香”了!

給你田地,還給賑濟口糧,讓你渡過開荒最難的前兩年,第三年才開始收稅。甚至還給租牲畜,這麽多的好處,歌功頌德都是尋常。

“也罷。過幾日便去見見我的百姓。”

其實邵州諸縣,以羌種為主,他們就對邵樹德非常感激。從奴隸制的社會中脫離出來,成為編戶平民,有了自己的產業,雖說都是上陣拼殺換來的,可天底下大部分人只有無休止的拼殺,而換不來土地,這就足以讓他們感恩戴德了。

一句話,群眾基礎非常好,他們都是支持邵聖人的。便是有野心家,也拉不起人來,只能灰溜溜跑路。

來人在院中石桌前坐了下來。

儲氏得尚食示意,將早膳端了過去。

坐在那裏的是夏王及王府長史陳誠,兩人言談甚歡。聽陳長史的意思,應該是勸夏王到河陽走一趟。

河陽!儲氏的心情很復雜。她剛在那裏布置了新家,結果夏軍就打來了,解賓、蘇濬卿都是白眼狼,竟然獻城而降,讓自己陷入這般境地。

“還有一事,請大王多發人手,修武縣開礦、制磚皆須大量人手。”陳誠又說道:“築城拒敵,若有磚石,則固若金湯。”

“你莫不是宋司徒的說客?今日所提諸事,句句不離河陽。”邵樹德笑道,不過他還是同意了,道:“西門重遂致仕後,牽連了一大批人下獄或流放,我把他們都要過來,發往河陽。”

西門重遂的倒台,當然不會僅止於他一人。這種龐然大物,勢力盤根錯節,韓全誨采取的策略是收買一部分,邊緣化一部分,再嚴厲打擊一部分。

遭到打擊的人一般都會被羅織罪名,其中有宦官世家,有世家子弟,也有神策軍將校,甚至就連宮官都有跟著倒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