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北都規劃

“東西二都,各有多少畿縣?”臨朔宮的建設工地上,邵樹德正在巡查,隨口問道。

“回陛下,京兆府轄有十縣,河南府有二十縣。”新任薊州刺史蕭疊回道。

“蕭卿記得很清楚嘛。”邵樹德笑道。

蕭疊出身蕭氏南梁房,大順三年(892)出任河州枹罕令,後轉任各處,今調河北任職。

乾寧元年(894),以奉天、好畤、武功、盩厔、醴泉五縣置乾州,隸於奉天節度使。奉天罷鎮後,乾州並沒有廢除,依然存在。

乾寧五年(898),又以華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奉先六縣置耀州。

也就是說,京兆府被一分為三。目前的京兆府,轄下就只有十個縣了,依然是大郡,但與以往卻不可同日而語。

東都所在的河南府轄區只有微小的變動,如今有二十個縣,應該是全國第一大州了。

“北平府現有九縣,略少了點。”邵樹德說道:“大軍既已出動,朝廷意圖已然明確,便無需遮遮掩掩了。順州罷廢掉吧,懷柔縣並入幽州。”

他這話是對陳誠、蕭蘧、裴贄三人說道。他們是政事堂宰相,此類政務還得由他們來走流程。

“泥沽口一帶,擇地新置一縣,就叫直沽縣。”邵樹德又道:“故威州契丹既已討平,復置威化縣。阿史那賓玉部討平之後,著潞、武清、三河各析部分土地,並阿史那部牧場,新置香河縣。”

其實,在幽州、薊州、滄州之間,是存在大片荒蕪之地的。幽州南部、滄州北部、薊州南部,在漢晉時代設了幾個縣,有不少百姓耕作,但自北朝以來,這裏開始慢慢荒蕪,到唐初達到頂峰。

因為安置了大量部落,農業生產模式顛覆性改變,故水利設施日漸荒廢,當地居然泛濫出了大量沼澤。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幽州南部、滄州北部的沼澤區還是很龐大的。

這種沼澤,農耕民族十分討厭,不改造成陂池、農田就覺得很難受,但遊牧民族卻非常喜愛,因為這是正宗的水草豐美之地。

之前薊州南部新設的土垠、昌城二縣,周邊其實就有大量沼澤存在,要開發沒那麽容易的。首先要恢復水利工程,排幹沼澤,然後將荒地慢慢變成能穩定產出糧食、牧草的熟地,這需要時間。

幽州新設的直沽、香河二縣,其實也是在沼澤中尋找幹燥的地方,建立定居點,對牧人編戶齊民,慢慢恢復幾百年前的耕作環境。

至於威化縣,其實是初唐時的威州,在後世房山區西北。本來是安置內附的契丹,後來也慢慢讓契丹人嘗試種地,故置威化縣。但因為當地多山的環境,適宜農耕的面積有限,因此改變得不夠徹底,慢慢又退化成了丘陵牧場、山間盆地牧場。

此番復置威化縣,也體現了朝廷的決心——既然初唐年間能讓契丹人學著種地,新朝自然也可以這麽做。這事沒得商量,一定要搞,哪怕基於實際環境,放牧的比重可能會大一些,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畢竟,這個地方的位置挺關鍵的,處於媯、蔚、易、幽四州交界之處,朝廷不可能不重視。

“陛下,威化、香河、直沽三縣,皆隸於北平府麽?”陳誠問道。

“當然。”邵樹德毫不猶豫地說道:“如此一來,北平府便有十三縣了,先這般整飭吧。”

“遵旨。”剛剛打了大勝仗,奪取河北十三州,政事堂的宰相們沒有與邵聖擡杠的勇氣,他說什麽就是什麽,答應得飛快。

君臣之間的博弈有時候就是這麽“樸實無華”。

聖人威望高得讓人不敢直視了,那還擡杠個屁啊,拍馬屁還差不多。

更何況,自古以來開疆拓土就是君王了不得的成就,且是含金量極高的那種。邵樹德在河北瘋狂“刷分”,讓滄景、幽州二鎮爆了金幣,如果能把威望數值量化的話,這會的得分應該很驚人了。宰相們不傻,何必事事都與他杠呢?

“還有一事。”邵樹德又道:“諸位師長覺得有沒有必要將諸府獨立出來,由朝廷直管?”

邵樹德還未登基稱帝的時候,就用唐廷這枚橡皮圖章開始罷天下諸府。不在控制範圍內的他不管,但轄區內的鳳翔府、河中府、興元府卻被他幹掉了,分別降格成了岐州、蒲州、梁州。

前唐之時,本來也沒幾個府,最開始就京兆、河南二府,武後年間多了個太原府。安史之亂後,府的數量有所增加,比如江陵府、成都府、興元府、鳳翔府等。

大夏轄區內,目前只有四府,即京兆府、河南府、北平府以及安東府,前三者是都城,安東府事關百年大計,故破格升府。

邵樹德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將這四個府獨立出各道,由政事堂、二省六部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