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2/3頁)

“種氏之功,朕心中有數。”邵樹德說道:“營州可還缺什麽?”

種覲仙似乎早有準備,一聽便道:“軍糧若有富余,不妨撥一些至州庫。通定、巫閭、來安三縣,有部落散戶若幹,臣欲將其編戶,糧草有所欠缺。”

“軍糧不可輕動。”邵樹德沉吟道:“朕可令北平府征發役徒,特別轉運一批過來。營州六縣,盡付於卿矣。”

“臣定不負陛下所望。”種老頭中氣十足地答道。

……

五月十三,邵樹德在銀鞍直五千騎的護衛下,一路向東,經遼西(義縣)、巫閭(北鎮),抵達了通定縣(新民東北)。

離開之前,臧都保已經制定好了作戰計劃,呈報上來後,邵樹德看了看,中規中矩,沒什麽問題,便回了一句:“臧卿自做主便是。”——當然,如果計劃有問題,他便不會說這種漂亮話了。

通定縣之外,大軍雲集,但卻不是邵樹德帶過來的主力部隊,而是自營口北上的人馬。

出乎意外,邵樹德的到來,引起了府兵們的一陣歡呼。

邵樹德也面露微笑,親口叫出了幾個前歸德軍軍校的名字,歡呼聲更甚。

通定縣對岸的白望城外,上萬軍士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他們是三天前到達的。

邵承節於四月上旬離開營口,帶著蕃漢兵馬三萬余人北上。

走了幾天之後,就被前來放牧的契丹人發現。

他們的兵力並不多,也沒打算硬拼,而是想盡一切辦法遲滯他們的速度。期間也爆發了幾次中等規模的戰鬥,契丹敗北。

隨後契丹又南下試圖截斷夏軍的糧道,但在發現他們絕大部分糧草都是通過河道運輸後,絕望了。

就在邵樹德抵達和龍宮的同一天,安東大軍包圍了白望城,此時已正式進入到了攻堅階段。

關鍵的城門附近,雙方激烈爭奪著。

清塞軍都虞候康義誠剛剛裹傷完畢,見戰事吃緊,一把推開阻攔他的親兵,帶著兩百余人沖到了南門附近。

密集的箭矢飛了過來,大盾上白花花一片,煞是好看。

康義誠手持一柄鐵鐧,錯身沖入人群之中,根本不管敵人招呼過來的兵器,揮舞鐵鐧橫劈豎砸,所向披靡。

跟在他身後的晉兵們也豁出去了,硬頂著敵人刺過來的長矛,奮勇沖殺。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契丹兵一步步後退,晉兵一步步前進,城門眼看就要奪下來。

而在東城之外,一支騎軍也出動了。

領頭一人手持鐵槍,帶著數百騎,將出城的敵軍騎卒迎頭擊散。

鐵槍如同毒龍一般,每每以刁鉆的角度刺出,所過之處,敵騎紛紛落馬。

“王鐵槍!”

“王鐵槍!”

戰場上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呼聲。

邵樹德轉頭看向余廬睹姑,臉色不是很好看:“你不是說只要大軍一至,白望城直接投誠麽?”

“陛下……”余廬睹姑可憐兮兮地看了他一眼。

“哼!”邵樹德不再和女奴廢話,專心看著戰場。

其實余廬睹姑還是起到作用了的,至少確實有人獻城門,但操作不行,讓人給宰了。幸好清塞軍動作快,一擁而上,不顧傷亡,與敵人硬拼,終於將差點關上的城門奪了回來,然後將絕望中亡命廝殺的敵人向裏推。

在他看來,白望城基本已經陷落了。

“圖來!”邵樹德一伸手。

儲慎平雙手遞上絲絹地圖。

邵樹德展開一看,戰場局勢已了然於胸。

四路伐契,平地松林那一路算算時間應該快到了,或許還沒發起正式進攻,但最多再有七八天時間,他們就將契丹人交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安東府北上的這一路是最先出發的,一路遭襲擾,但且戰且進,勇不可當,此時已在圍攻白望城。攻下此地後,便可向東呼應遼陽,然後清掃一番後方,契丹人在遼河平原上的牧場就徹底廢了。

邵樹德親領的主力部隊也即將發起進攻,朝東北方向進軍,直插契丹人曾經的衙帳所在地(庫倫旗)。

第四路渤海國大軍,愛來不來。

四路主力之外,還有一些小規模的牽制行動。

長夏宮方向,邵知禮將征發丁壯萬人,襲擾奚人牧地。

濡州承德縣方向,史建瑭率沙陀輕騎萬人,自西南向東北方向分散襲擾。

這兩路都是襲擾性質,意在迷惑契丹人,讓他們搞不清楚夏軍的主攻方向,應對失措。

戰爭才剛剛開始,邵樹德倒想看看,阿保機會如何應對。

“城破了!”河東岸的歡呼聲動天徹地。

邵樹德定睛望去,果然,清塞軍已自南門攻入,勢不可擋。

城頭上的契丹人狼奔豕突,紛紛潰散。安東府兵、州兵們士氣大振,殺散了少許還在抵抗的敵兵,奮勇登上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