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善後

薄霧纏繞著雲杉,如絲帶般溫柔繾綣。

露珠浸透了花瓣,似寶石般晶瑩剔透。

草木葳蕤,山花爛漫,空氣清新,每呼吸一口,都覺得心曠神怡。

邵樹德的目光投注在湖面上。

清風徐起,湖面上泛起陣陣波紋。不一會兒,金色的陽光灑落下來,給湖面增添了一番神聖的意味。

忽汗海,後世稱鏡泊湖。湖面如鏡,恰如其分。

“真想在此修建個行宮,沒事便來住住。有山,有林,有水,比上陽宮的景色還好。”邵樹德感嘆道。

但也只是感嘆罷了。

沒有飛機高鐵,來一趟不容易。邵樹德總覺得,這是他第一次來上京,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修建行宮給誰住呢?還不如住大諲撰家裏,睡他的床,玩他的妻子,打他的小孩。

“陛下,上陽宮之精巧、華美,卻不是粗獷的忽汗海能比的。”陳誠說道:“各有千秋罷了。”

上陽宮以自然景觀為基礎,人工修飾而成,其實是一處相當不錯的水景宮殿群。只不過先天條件有限,無法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提並論。

“陛下心情愉悅,自然看哪裏都漂亮。”趙光逢笑道。

邵樹德哈哈大笑,攻滅敵國,能不開心麽?

笑完,策馬上了一處緩坡,看著成縱隊北上的車馬。

從湖州至渤州,這一片應該是忽汗河(牡丹江)中遊地帶了。此河有大大小小三十余條支流,水量豐沛。

因火山噴發導致玄武巖阻塞河床,又形成了壯麗的忽汗海。

湖水南淺北深,呈東北—西南走向,西側山勢較陡,東側山勢相對和緩,北側則是低緩的台地區。

忽汗海周圍城池密布,有縣城,有軍鎮,也有小小的土石築成的寨子。其中有的已經被夏軍攻取,有的主動投降,有的不戰不降,閉門自守,觀望之意很濃。

山城密布,以扼交通要道,拱衛忽汗海北的上京。只可惜,守衛山城的人不行,大部分一哄而散,讓從南向北進軍的夏人輕松推進到了上京城下。

山間河谷地幾乎都被開辟了農田、菜畦、果園。稍微平緩點的山坡,也有人放牧牛羊——嗯,以前是渤海人放牧,現在是夏軍輔兵在放牧。

邵樹德直感嘆,渤海地廣人稀,但對土地的利用,有時候也很瘋狂。

好吧,其實也不怪他們。山城軍寨有守軍,他們的家人自然要住在附近,只能就近改造山坡,開辟農田了。

邵樹德又往上走了一段,舉目向北,已經可以遙遙看見巍峨雄壯的上京城了。

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國最發達的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繁盛,轄有永寧、富利、長平、豐水、扶羅、佐慕、肅慎、永平八縣。

這八個縣,外加北邊的渤州,其實就是一個被群山環抱的盆地。

盆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渤海人廣泛種植水稻,獲得了充足的糧食。

事實上邵樹德很好奇,扶余系的民族對水稻如此熱衷,以至於在寒冷的地方大規模種植,原因是什麽?與渤海相比,氣候更溫暖的中原卻廣泛種植粟麥,兩者之間的差異如此巨大,唯一的解釋大概就是水資源了。

遼東在這方面,條件確實得天獨厚。

七月十六,邵樹德抵達了上京城南,以符存審為首的將校數十人、渤海降人百余親來相迎。

在他們身後,是披甲肅立的各部將士們。

“三月出師,七月滅國,兒郎們壯哉!”邵樹德換上了戎袍,策馬走過每一個軍陣。

“吾皇萬歲!”十萬眾的呐喊此起彼伏,回蕩在山谷之中,經久不衰。

符存審等人還好,見慣了戰陣的他們不覺得這有什麽。

大夏百官、嬪禦、宮人們也習慣了,因為他們的這位聖人是真的愛閱兵,連他們也被動跟著見識了很多大場面。

以裴璆為首的渤海降人們卻面如土色。

夏軍的聲勢越強,他們越不安,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手裏的籌碼在隱隱貶值。

渤海大族,真的有討價還價的本錢嗎?有人甚至交頭接耳了起來。

裴璆輕輕咳嗽了一下,嗡嗡聲稍止。

他的運氣比較好。議降之時,他帶著諸多物事前往夏營,因為有很多東西要交割、查驗,有很多條件要談,因此沒能及時回上京。但也就是這麽一耽擱,讓他逃過了殺身之禍——頭號投降派,在渤海主戰派眼裏,還有幸理?

現在主戰派已經是過眼雲煙,投降派又成了主流。裴璆作為不多的幸存高層,如今已然成了渤海降官降將的首領。

“不可自暴自棄,還有機會……”裴璆在心中暗暗自勉。

上京城是完蛋了,但渤海有五京十五府、三獨奏州,地方大著呢。像東平府、南海府、鐵利府、率賓府等地,還需要他們出面去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