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3/3頁)

“冬,十月,丙申朔,上至蒲溝駐馬,督填道諸軍渡渤錯水,暴風雪,士卒沾濕多死者,敕然火於道以待之。”

李世民從遼東撤兵,十月份渡遼河的時候,遇到暴風雪,士卒衣服被打濕,死者眾多。

唐軍缺皮衣啊!

邵樹德看著跟在身邊的天德軍將士,一共萬余人,人手一件羊裘,多是龍原府、率賓府貢獻的。另外,嗯,他們也從渤海老百姓手裏征集(搶奪)了一批。

鐵林軍等部從上京北上之前,就在準備羊裘,一共搞了三萬多件,如果再從民間征集一番,便不缺了。

至於沙陀人,他們本就是部落形式,皮裘自然不缺。

在遼東打仗,尤其是深秋、隆冬,沒有皮衣是不行的。

府兵制之下,一切衣甲、糧械自備,李世民的十萬府兵,又有多少人準備了皮裘呢?怕是沒幾個。

還好夏軍有準備。

但饒是如此,刺骨的寒風,依然讓將士們不太適應,士氣有些低落。

邵樹德嘆了口氣,本還想去黑龍江轉轉,打個卡,史書留名的,如今看來是不成了。

遼東早寒,冬將軍威武,奈何奈何。

“陛下,遊騎回報,有女真完顏氏等五部南下恭迎。”天德軍都虞候謝彥章策馬而來,稟報道。

邵樹德抹了一把眉毛、胡須上的細碎雪花,問道:“猥集在湄沱湖東岸的女真人都在做什麽?”

“有幾部畏懼天威,跑了。有幾部南下恭迎。剩下的士氣受挫,估計快散了,大軍一至,沖殺一番,敵眾定然大潰。”謝彥章答道。

“好。”邵樹德滿意地看了一眼謝彥章。

其實這樣也好。被分化的敵人,總比抱在一起,眾志成城的要好。兵法的奧義,可不就是將自己的狀態提高到極致,然後不斷削弱敵人的狀態,令其士氣低落、兵無戰心,最後一舉擊敗麽?

“加緊北上,會一會這幫野人。”邵樹德大手一揮,下令道。

謝彥章的功勞,邵樹德都記著。

汴州城破之時,將張惠送來,他多了一兒一女。不知道多少個夜裏,他抱著張惠柔軟溫暖的嬌軀,心靈寧靜,酣然入睡之時,都會想起謝彥章的功勞。

以後可以給他多加加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