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尋找那一絲靈感(第2/4頁)

在陳舟全神貫注投入在自己的“解構”研究中時,楊依依還特意歪頭看了他一眼。

看了大概有10秒鐘。

隨後,楊依依便開始想著,今天給陳舟帶什麽外賣了。

因為從陳舟的狀態來看,大概後面會是持續的爆肝研究。

不得不說,解構的工作,並不好做。

相比於先前的那次梳理,這次花的時間,可能要翻倍。

甚至還不止……

但是,時間這種東西,不在於多少,而在於你如何去使用。

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就是最好的享受時間的方式。

在氣體電離探測器的解構工作完成後,陳舟開始對多絲室和漂移室進行解構。

既然是正比計數器的變型,那這兩個東西肯定是比正比計數器更加強大的。

原因很簡單。

如果正比計數器夠用的話,那還搞出多絲室和漂移室幹嘛?

事實也確實如此,多絲室和漂移室既有計數功能,還可以分辨帶電粒子經過的區域。

而且多絲室和漂移室之間,也有著遞進的關系。

多絲室有許多平行的電極絲,處於正比計數器的工作狀態。

每一根絲及其鄰近空間相當於一個探測器,後面與一個記錄儀器連接。

因此只有當被探測的粒子進入該絲鄰近的空間,與此相關的記錄儀器才記錄一次事件。

為了減少電極絲的數目,可從測量離子漂移到絲的時間來確定離子產生的部位,這就要有另一探測器,給出一起始信號,並大致規定了事件發生的部位。

根據這種原理制成的計數裝置稱為漂移室。

它具有更好的位置分辨率,可達到50μm的程度。

只不過多絲室和漂移室的遞進效率,並不算高。

漂移室所允許的計數率,並不如多絲室高。

書桌前的陳舟,一刻不停的,用手中的筆,書寫著腦海裏的內容。

這種完全沉浸的狀態,高效的發揮著他的物理學的才能,也帶動著他的物理學思維,不斷的尋找著那可能的靈感。

隨著筆芯裏的墨水不斷減少,草稿紙上的內容越來越多。

那一沓空白的草稿紙,也在以一種均勻的速度,在不斷消耗著。

這也說明陳舟的思路是異常清晰的。

也代表著陳舟的目的,是絕對明確的。

臨近下午1點,楊依依首先從自己的世界中脫離出來。

再次歪頭看了陳舟一眼,她便準備去買午飯了。

為了不打擾陳舟,楊依依盡可能把自己的動作放輕。

為了不使椅子發出挪動的聲音,楊依依是輕輕轉了一下身子,才起身的。

在離開宿舍前,也是擰著鑰匙關的門。

因為她知道,現在的陳舟,只需要自己的世界。

任何多余的聲響,對於陳舟來說,都無異於天外來物。

在楊依依離開後,大概過去了10分鐘,陳舟放下了手中的筆。

只不過,在看了時間後,陳舟一扭頭,並沒有看見楊依依。

愣了一秒鐘,陳舟會心一笑。

先前因為楊依依的叮囑,他不敢怠慢自己的一日三餐。

但是現在,他終於能夠安安心心的爆肝研究了。

同時陳舟還有一些感慨,果然還是有對象在身邊時,才能徹底的爆肝研究呀……

沒有絲毫的猶豫,陳舟果斷的沖入了剛離開的粒子探測器世界。

“輻射在半導體中產生的載流子,在反向偏壓電場下被收集,由產生的電脈沖信號,來測量……”

對於半導體探測器,陳舟還是頗為熟悉的。

熟悉不僅僅是半導體探測器本身,還有半導體器件。

當初為了華國科技集團第四十三所的那個課題,他可沒少看這方面的資料。

而且,在之後的粒子加速器實驗中,在他自己的物理學畢業論文中,也都沒少和這玩意打交道。

還算熟門熟路的東西,陳舟解構起來的效率,自然也高了不少。

“現在的半導體探測器,常用矽、鍺做半導體材料,主要有三種類型。”

“在n型單晶上噴塗一層金膜的面壘型……”

“在電阻率較高的p型矽片上擴散進一層能提供電子的雜質的擴散結型……”

“在p型鍺或矽的表面噴塗一薄層金屬鋰後並進行漂移的鋰漂移型……”

效率的提升是一方面,經驗所帶來的更多思考,又是另一方面了。

草稿紙上,陳舟拿筆圈起了“矽”和“鍺”。

然後在旁邊注上了“金剛石”三個字。

似乎覺得不太對,又在“金剛石”後面,加上了“碳”的字樣。

關於這方面的引申,或者說可能是一門新課題的展開,陳舟並沒有深入。

畢竟,目前看來,這並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