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代學者(第2/3頁)

但是,相比於上一次來說,這一期的時代周刊上,關於陳舟的描述,直接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他們稱陳舟為“時代學者”。

意思是指陳舟造就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這個時代也因陳舟而變得更有意義,更加偉大。

這份評價不可謂不高。

能夠稱之為時代學者的人,古往今來,也不過就是那麽一些人罷了。

所以說,這份評價一出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的。

要是說華國的媒體們,發表這樣的文章,用來評價陳舟的話,那倒還沒什麽。

可這是米國自家的媒體,在政府失信事件又要起來的當下,就顯得很不給米國政府面子了。

一度也使得米國這位愛好發社交軟件的總統,很是惱火。

但是在當下,也恰恰是在當下,這位總統還真不能明裏去對時代周刊做什麽。

至於暗裏的話,那就不得而知了。

事實上,時代周刊之所以給出這份評價。

完全是以陳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給出來的。

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史上第一位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

再加上陳舟所解決的那些困擾著學術界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難題。

誰又能夠說,陳舟他配不上這份評價呢?

更何況,時代學者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

現如今,這位剛剛滿22歲的年輕人,其未來又有誰敢說,他不能代表這個時代?

至少從過去的這幾年來看,沒有人敢斷言,陳舟的未來到底會達到什麽樣的高度。

從這些綜合因素考慮,這不,時代周刊就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而這份“時代學者”的評價,也隨著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那則通知,前後腳的傳到了華國。

在陳舟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到華國後。

瞬間便點燃了所有國民的激情。

這份在學術界揚眉吐氣的激情,是華國所有人,從未體會過的。

猶記得那些年,外出的學子,不想回家。

在家的學子,夢想著外出。

沒有多少人留戀華國這份土地,也沒有人覺得華國的學術界,能夠創造出什麽樣的輝煌。

甚至於,就連華國人自己,都覺得自己是比不上人家的。

這其實是有一些可悲的。

但好在,隨著華國自己的努力,自信心逐漸起來了。

而現在,華國人也終於證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華國的學者,不比其他國家的差!

甚至於,華國的學者,可以做的更優秀!

不說別的,以後碰到外國人,華國人可以自豪的說一句,我們有陳舟!

陳舟這一次,不對,不止這一次。

這些年來,所帶給華國人的自豪感,終於在這一次,到達了一個峰值!

而且,所有人都相信,這份自豪感,還將有更大的峰值!

一時間,無論是官媒的新聞聯播、人人日報,還是地方媒體的燕京日報,亦或者是一些網絡平台,網絡自媒體們。

全部都開始了對這件事的報道。

如果說有些人需要一場造神運動的話,那陳舟就是以自己的實力,讓整個華國都在為他造神!

緊跟著瑞典皇家科學院通知而來的,便是時代周刊的那份評價了。

這份評價來的雖然有些意料之外,但卻成功觸碰到了華國現在所有人的嗨點。

時代學者的稱呼,也成為了陳舟的一個新標簽。

說來有趣的是,微博上那些為陳舟搖旗呐喊的人,正是在陳舟歸國之前,那些罵的最兇的人。

華國,燕京大學,教職工宿舍。

陳舟本來是在看著,張一凡發過來的,關於DMD-2號材料的相關資料的。

張一凡那邊,最新階段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的進展。

剛把相關數據資料處理好,便發給了陳舟。

順帶著,還一頓彩虹屁,拍到了陳舟的身上。

搞得陳舟倒是有點莫名其妙的。

直到張一凡把時代周刊的事,跟陳舟說了一遍。

陳舟才後知後覺的,了解了自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克拉福德獎的消息,以及現在全世界都在討論他的事。

只不過,陳舟在張一凡一頓猛誇,加無限感慨的言語中。

就只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這才剛回來,就又要跑出去一趟麽?”

看到郵件回復的張一凡,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撇了撇嘴。

這可是多少人,都在夢想著跑一趟的諾獎,居然在陳舟這,有一種被嫌棄的感覺……

以至於,張一凡久久沒有回復陳舟的郵件……

而陳舟呢,剛想著自己是不是應該去領獎,會不會又害的一堆人跟著,會不會太添麻煩了這些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