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2/2頁)

倘若傷亡太慘重,他們也將失去渡河北上牽制、襲擾虜兵的意義。

赤扈人對鞏縣、偃師以西的偵察能力有限,守陵軍繞到崤山以西的茅津渡北上,徐懷相信赤扈人還沒有覺察。

要給圍攻沁水縣的降附軍來個“大驚喜”,至少在他們前鋒精銳通過諸多險隘殺入沁水縣境之前,不能驚擾到敵軍,他們分出小隊人馬,驅逐小股虜騎,都佯稱西軍兵卒,也都換上秦鳳路都部署司的旗號。

然而在汾水兩岸還有大量虜兵滯留、襲擾的情形下,守陵軍四千兵馬貼著歷山西北麓行進要掩藏好蹤跡不是易事。

為此徐懷做了兩手準備:

第一手準備是由周景等人率領一批精銳,分散進入太嶽山東麓峰嶺之間潛伏。

此時滯留於蒲絳等地的虜騎,是受圍困太原城的赤扈西路軍帥帳大營直接調遣,與此時兵臨沁水城下準備攻城的降附軍並無隸屬關系。

在蒲絳等地虜騎被徹底驅逐出去之前,沁水城下的降附軍不大會往太嶽山以東派出太多的斥候;而蒲絳等地的襲擾虜騎即便察覺到異常,即便會前往沁縣傳信,但也不大可能往沁縣以西聚集,拱衛降附軍的側翼。

這種情況下,信道是可以截斷、封鎖消息的。

第二手準備,當然是盡可能藏蹤匿跡,不叫虜兵覺察到異常。

這時候就要利用好涑水沿岸還沒有失陷的一座座塢堡村寨作為跳板,晝伏夜出往沁縣西翼挺進。

在守陵軍主力分批出發之前,需要先將行進路線上的虜騎驅逐出去,為此翼騎營派出十數隊小股兵馬,扮成西軍偵騎沿著涑水活動。

因為進入蒲絳等地進行襲擾作戰的虜兵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赤扈人精銳,翼騎營自然也是好手盡出;徐懷親自帶隊尋找合適的中轉村寨。

數日來四千兵馬分作數批晝伏夜出,已經潛行到絳縣境內。

穿過絳縣沿涑水河往北就是翼城縣,從翼城縣往東就是太嶽山東麓。

特別是過了白駒嶺之後,兩側峰巒疊嶂、山險谷深,人畜難行,到時候只要前後派人馬將峽道擋住,便沒有人能覺察到會有一支三四千人規模的兵馬正往太嶽山深處挺進。

“這座寨子雖然剛被攻破,但村民已經被屠戮得差不多了,還剩下四五十人生還,容易控制——這裏可以作為我們北上的一個落腳點!”史琥剛進跟村民交涉過,這時候走出來稟報道,“村民對我們來歷也深信不疑,剛剛聽他們訴了好一會兒苦,應該會樂意配合我們,沒人會去跟赤扈人通風報信!”

“行,我們先進去歇腳,現在天色還早,等王章、周永他們的偵察結果,再決定要不要拿這裏落腳!”徐懷說道。

徐懷他們直接從缺口處牽馬進寨子,史琥將寨子的耆戶長帶過來跟徐懷見面,方便徐懷直接詢問一些細節問題。

了解過虜騎過境劫掠以及附近村寨陷落的情況,徐懷他們找了一座未過火的院子歇腳,但剛就水吃了半塊麥餅,負責站高望風的史琥急沖沖趕過來稟道:“有三十余騎虜兵,正往這邊馳來,看其分散隊形,似乎料到之前逃亡的村民這時候會返回來,是想趕盡殺絕殺個回馬槍,將剩下的村民都屠殺幹凈!”

徐懷與蕭燕菡、牛二等人走出院子,爬到屋頂往遠處眺望過去,三十余虜騎分作兩隊,一隊直奔東寨門殺來,一隊從遠端迂回奔馳,顯然是要繞到西側臨近涑水河的缺口,擋村民逃往涑水河灘的退路。

“怎麽辦?”史琥問道。

他們分散北上,沿路驅逐虜騎,並非硬扛硬打。

那樣只會引起赤扈人的警覺。

斥候以偵察敵情,遇敵以糾纏遊鬥為主,除非占據絕對的優勢,通常不以殲滅為目標——因此遭遇小股虜騎,他們也會保持“欺軟怕硬”的作風,只需要叫虜騎不會夜間在附近停留就可以了。

照正常來說,他們十數人現在就應該立即上馬,從西側的缺口往外圍逃走,這樣才不會引起赤扈人的警覺,但他們真要是直接突圍而走,殘寨裏好不容易掙紮活下來的村民自然就難逃滅亡的慘烈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