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第2/2頁)

也無暇點燃火油罐投擲對方,雙方廝殺是如此的緊密,人貼著人、肉挨著肉,誰也不清楚引發大火後,會朝哪個方向蔓延;全身被火油澆透引火的兵卒,撲向對方陣列,所引發的混亂與傷亡,可能要遠遠超過火油罐所造成的傷害。

進入戰場的左驍勝軍,側翼無比脆弱,但被選鋒軍甲騎保護住;沒有堅實的前鋒線,也很難直接從正面撕開對方堅實的步陣,但他們實際充當的是整個楔形陣的側鋒部分。

一隊隊滿心悲憤、只恨不能戰死沙場的左驍勝軍,完全不顧死傷的從楔形陣的側鋒線突前殺出,就像一支支復仇的利箭,不斷的以絕死之意志,鑿擊敵軍相對薄弱的側翼。

這其實完整契合了楔形陣戰術的精髓。

楔形陣看似尖端部位攻擊力最強,但也恰是如此,楔形陣推進,會將敵軍的注意力、更多的敵軍精銳以及有限的戰械都吸引到前端所指的接戰點,從而使其兩側陣列變得薄弱。

側鋒線上的兵馬,接敵時距離敵陣較遠,能有效避開敵軍弓弩、擲矛的威脅,即便陣形散亂,體力消耗過劇,韌性不足,暫時也不會淪為致命的弱點。

當前端接敵受阻,側鋒線上的兵馬一隊隊開始突前沖陣廝殺,即便不能一下子就犀利的撕開敵陣,也會有足夠的空間往兩側撤出,找地方重新進行集結,而不用擔心會反過來沖亂己陣。

不得不承認敵軍非常的頑強,大量由色目騎兵改習步戰的甲卒,作戰也極其兇烈勇猛,但問題是能抵擋住多少次左驍勝軍從側鋒線一次接一次、不計一切代價發起的突擊沖鋒?

當敵軍左翼陣列出現松動,徐懷則從選鋒軍組織兩隊重裝騎兵,協同左驍勝軍健銳同時發動突擊,徹底的將敵陣撕裂開來,馬槊、長矛無情的往散亂敵卒身上斬劈、捅刺而去,將一個接一個的敵卒無情的斬殺在血泊之中。

與身邊僅剩三四十精銳侍衛,渾身浴血勉強持刀而立的楊祁業會合,徐懷看到已被踐踏得面目全非的楊麟屍身,狠狠將槊刃紮進一名還掙紮站起的傷卒胸口,激聲問道:

“祁業,還有力氣再戰否?”

“多救徐侯相援,”楊祁業不讓左右將卒攙扶他,深深朝徐懷揖禮,說道,“今夜可以暫歇,殺敵不急於一時!”

孤軍殺入敵陣,奪下父親楊麟屍體,苦苦支撐到現在的楊祁業,即便最初抱以必死之志殺入戰場,但看到成百上千的將卒在身邊戰死,倒在血泊之中,也能冷靜下來更長遠的看待後續的戰局。

說到底還是左驍勝軍的傷亡太慘烈了。

楊祁業身邊精銳十存一二不說,五千精銳從汝州城急行進戰場時,就幾乎沒有一支都隊是完整的,純粹是基層軍將武吏以必死之決心,不計代價的帶領士卒拼死作戰支撐到這時,當然難以避免慘烈的傷亡。

敵軍左翼數千兵馬是被打潰,但其右翼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選鋒軍突騎還是太有限,同時也已經承受不小的傷亡,沒有持續馳騁、切割戰場的作戰能力。

現在他們還能趁左翼敵軍潰散、以慘勝往庇山軍寨方向撤出戰場,但再持續作戰下去,戰局會不會出現反復,那是誰都說不好的事情。

雖說楚山兩千多右軍精銳已經趕赴任汝州以西,距離戰場就七八裏路程,但右軍兩千精銳之前連續兩天在冰天雪地裏行軍,黃昏前又往庇山南側戰場急行軍四十余裏,也已經非常的疲憊。

右軍精銳之前攜帶的大量戰械也都被拋棄在後面,沒有辦法帶上急行軍,都嚴重限制了右軍精銳的戰鬥力。

倉促間將右軍精銳投入戰鬥,即便能獲勝,也必是慘勝。

在當前嚴峻的局勢下,楚山軍在汝州以西的戰場,獲得一次慘勝,卻並不能將河洛敵軍從汝州擊退、逐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令局勢變得更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