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2/2頁)

鄭懷忠這輩子不知道經歷多少大風大浪,他當然清楚都到這一步了,神武軍還不積極迎戰敵軍,斬獲傲人的戰績,朝廷與建繼帝定然會越發猜忌他父子。

不過,他心裏更清楚,要是此仗不小心將神武軍主力葬送在淝水東岸,他們鄭家父子很可能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韓時良為何賣力賣命?

韓時良與葛伯奕、葛鈺同屬淮王府一系。

現在是淮王府四五萬精兵被圍於壽春,韓時良率領楚州軍怎麽可能不賣命廝殺,解壽春之圍?

而劉衍與解忠等將率殘部從汴梁突圍南下,在蔡州整編為右驍勝軍,從那一刻時就被建繼帝視為嫡系心腹。

劉衍此次統領右驍勝軍及左右宣武軍各一部兵馬北上,就算在清洛河畔拼個精光,但只要最終能成功的將虜兵驅逐出淮南,班師回朝之日,也是要人要人、要錢給錢。

就像楊祁業率左驍勝軍殘部移駐襄陽,建繼帝就下旨給文橫嶽,從南遷襄陽的太原軍民裏檢選健銳,旬日之間將左驍勝軍恢復到一萬五千滿編人馬,可能在入秋之前就能恢復汝陽失陷前的戰鬥力。

比起將來可能會引起更深的猜測,鄭懷忠更擔憂神武軍在淮南有什麽閃失,商議半天,決定先在淝水以東,選擇高地修建兩座堅固營寨,暫時不急著對北面陽湖東岸之敵發動大的攻勢。

“嗒嗒……”

連日陰雨,營中也多泥濘,疾馳的馬蹄踩踏上去,傳來的聲音異常沉悶,卻也能聽出營中縱馬馳騁的速度有多快。

“是誰在營中縱馬馳騁,半點規矩都不講,是想以身試法?”鄭懷忠心情不爽,眼睛陰柔的朝大帳外看去,枯瘦的老手握住腰間的佩刀。

軍中自有軍中的規矩,不管多緊急的信報,哪怕是傳旨大臣,進轅門後也嚴禁馳奔,以免擾亂軍心。

鄭懷忠心思正煩躁得很,殺氣騰騰的盯著使者直接縱馬馳到大帳之前才提溜韁繩止住胯下馬兒的奔勢。

“汝南公!大喜,”使者翻身下馬,一邊朝大帳這邊大步走過來,一邊揮舞手裏的聖旨叫道,“鄭貴妃誕下皇子……”

“妹妹生養了?”鄭聰驚喜的站起來。

鄭貴妃身子很弱,南遷建鄴時乘船受了風寒,腹中胎兒差點保不住,幸得太醫精心救治,才度危為安。

卻不想鄭貴妃到建鄴後,肚子一天大過一天,但腹中胎兒遲遲沒能呱呱落地,算著日子到這時都已經拖了快有兩個月了。

鄭聰還以為朝野寄以厚望的皇子注定會胎死腹中了,沒想到這時傳來皇子順利誕生的消息。

這可是他們鄭家的皇子!

也是建繼帝歷經劫難,唯一誕下的皇子。

其他幾個貴妃,到現在連肚子都沒有反應呢。

“恭喜郡公、賀喜郡公啊!”趙範也是神色振奮的站起來,朝鄭懷忠施禮賀喜。

趙範很清楚為了放棄河洛,率神武軍主力移撤南陽,他們暗中所做的諸多事,並沒能瞞過建鄴帝。

汝潁會戰之後,建鄴帝一直都在想方設法對汝南郡公府加以限制:

神武軍被限制在四萬人馬以下不說,鄭懷忠也沒能兼領南陽知府,無法直接掌握南陽府的政務,更無法直接統制南陽府軍,要不然怎可能容忍楚山蠶食南陽的地盤?

而這次為了調神武軍增援淮南,建繼帝三番五次下詔,最後更是不惜將左驍勝軍殘部移駐襄陽休整,迫使汝南郡公府不得不奉詔行事。

作為鄭懷忠的嫡系心腹,趙範也滿心為汝南郡公府及神武軍未來的出路憂慮。

沒想到正滿心愁苦之際,竟然迎來柳暗花明的轉機。

還有什麽能比新皇子的誕生,能更好的消除建繼帝對汝南郡公府的芥蒂與不滿?

趙範湊頭看鄭懷忠手裏接過的聖旨,此乃建繼帝親筆所書的喜信,甚至幾處塗改也沒有重新謄寫,都能想象建繼帝中年得子是何等的喜不自禁。

趙範說道:“郡公,如此大喜,咱神武軍是不是要多斬獲些戰功,為鄭貴妃賀、為陛下賀!”

“是啊,確實沒有比戰功更好的賀禮了,”鄭懷忠振奮的拽住傳旨宦使的胳膊,關切的問道,“蕓兒生養皇子,可是辛苦,身體可還安健?”

“鄭貴妃母子平安,皇子生下呱呱大叫,聲音可是洪亮得很!恭喜汝南公啊!”宦使討好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