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陪我躺一會兒。”

二月初六,內閣遵乾興帝的口諭擬定了傳位詔書。

當晚亥時,年僅十三歲的乾興帝病逝於曹太後懷中。

宮中一片哭泣之聲,曹太後沉浸在喪子的劇痛中,無心其他,好在昨日擬完詔書後大臣們便未雨綢繆地與曹太後商量好了派誰去貴州迎立新帝之事。

曹太後派出了兩位太監,一個是慈寧宮的大太監,一個是元慶帝曾經重用的一位老太監。

內閣裏面,首輔夏進要輔政不能遠行,安排了次輔柳吉前往。

禮部尚書任經義是必然要去的。

大國舅曹勛要鎮守京城,小國舅曹紹奉命去迎外甥。

使團的最後一位成員留給了京城的勛貴,而寧國公李雍是包括曹太後在內的眾人心中的不二人選。

使團身上的擔子非常重,除了要去貴州黎王府傳達乾興帝的遺詔,更要護送新帝平安回京,帝位更替的重要關頭,誰敢保證不會有居心叵測之人在半路刺殺新帝?

那麽,當寧國公的兒子李顯陪在新帝身邊伴讀時,又有誰會比寧國公對新帝更忠心?所有人都相信,寧國公就是拼了自己的命也會堅持將新帝接回京城。

刻不容緩,這頭乾興帝剛咽氣,李雍等使團成員哭跪一夜之後,天未亮便帶上提前從京衛裏抽調好的五千精兵出發了。

.

乾興帝停棺在奉天殿,曹勛繼續在宮裏守靈三晚後,才因身體疲憊險些昏倒,被曹太後勸說著坐馬車回了定國公府。

雲珠上午才進宮哭過靈,今日不需要再去了,得知曹勛回府了,雲珠心中只有一片復雜。

這幾日進宮去哭靈的時候,雲珠也見過曹勛幾次,都是他陪在曹太後身邊,兩人最多對個眼神,沒機會說什麽話。

雲珠也不知道能跟他說什麽,問他小昏君的死是不是他安排的?

別說曹勛了,就是雲珠做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只要能瞞住,她連父母都不會透露半點消息,事前不說,事後也不會說,一輩子爛在肚子裏才好,否則多一個人知曉,就多一分敗露的危險。

有些秘密,心裏知道就行了,沒有必要非要問出來。

小昏君死了,她不用再面對小昏君的覬覦,黎王登基的話,娘家大概也會繼續受到重用。

這樣看起來,曹勛幫了她也幫了李家一個大忙。

可雲珠不信曹勛完全是為了保護她才去謀殺小昏君的,不信自己在他心裏有那麽重要。

他為的更多的,應該是他自己。

曹勛早就跟她透露過,等他在朝堂的根基穩了,他自有辦法“說服”小昏君做個明君,事實就是曹勛野心勃勃地要做個權臣。既然他要做權臣,小昏君必然要屈服他的權勢之下,結果呢,小昏君才剛剛十三歲,就敢覬覦曹勛的妻子了,甚至為了這份覬覦不惜派曹勛去福建抗倭。

別看曹勛已經握有兵權,這個天下終究是皇帝的,只要曹勛去了福建,只要小昏君生出長期霸占雲珠的貪心,那麽小昏君不讓曹勛回京,曹勛就不能擅自回來,除非大動幹戈地用其他手段逼迫小昏君妥協。

這就相當於小昏君先朝曹勛露出了爪牙,明晃晃地告訴曹勛,他昏起來連親舅舅都要對付。

一山不容二虎,小昏君不肯聽曹勛的話,那就別怪曹勛要先下手為強。

雲珠只是無意中成了一個引子,加速了小昏君與曹勛的反目成仇。

如果小昏君沒有覬覦她,雲珠相信曹勛會繼續留著小昏君的性命,直到小昏君為了其他事要與曹勛對著幹為止。也許那時候小昏君已經留下了子嗣,那麽小昏君一死,曹勛扶植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兒繼續做他權勢滔天的大國舅,這比改立他另一個已經懂事的外甥王爺回京省事多了。

明白歸明白,現在兩人仍是夫妻,曹勛久別回府,雲珠就得去接一下。

她帶著連翹來到前院時,阿九剛扶著曹勛走到廊檐下。

此時的曹勛,因為多日的少眠變得憔悴無比,眼周青黑,下巴上胡茬細密淩亂。

他偏頭看了過來。

雲珠下意識地垂下眼簾,她不得不承認,經歷過這麽多事後,她已經開始怕他了。

不光光是因為他敢謀殺皇帝且成功了,也因為雲珠知道,曹勛肯定猜到了她之前的打算,譬如她可能會為了家人而妥協去委身小昏君。

盡管雲珠有諸多無奈才做出了這種選擇,也不可能厚顏無恥地奢望曹勛作為夫君來理解她。

雲珠也不需要他的理解,他多生氣多恨她都是人之常情,只要一切塵埃落定後曹勛願意放她走就行了。

阿九將曹勛扶到次間的榻上就先出去了,要吩咐水房備水。

雲珠站在榻前,擡眸時見曹勛正盯著她看,雲珠別開眼,問:“這幾日你都沒睡好,也沒怎麽吃東西吧,是先休息一會兒,才是讓廚房做點吃食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