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帝國總體戰

在戰爭之中,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責任。

而對於普通的帝國國民來說,他們的責任,就是響應征召。

伴隨一個軍事動員令下去,整個帝國,從帝國本土直到海外殖民地,無論是帝國勛貴,還是到普通一民,全都得動員起來。

這就是總體戰最大的特點,事實上,華夏民族是最早開出總體戰這一軍國利器的民族。

早在戰國時期,各國就已經開始了全面動員,比如史書中描寫秦國的“丁男被甲,丁女轉輸。”就是關於全面動員總體戰的表述,或許這種動員的結果是“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但是總體戰的思想在秦代之後,就成為華夏軍事的核心,盡管在漢代後,被一定程度上弱化,但“閑時為農,戰時為兵”的基本動員思想,直到唐季府兵制仍然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唐季府兵制崩潰後,華夏民族就基本沒有動員國民參加戰爭的事情發生了,再往後耗盡國家財力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華夏的軍事理念反而產生了某種倒退。

要不然,憑著華夏民族龐大的人口基數,要能像戰國七雄那樣動員起全國的力量,是絕對沒有兩亡天下的慘禍!即便是弱宋,也是有幾千萬國民大國,人口國力七八倍於秦國。即便是不能轉化成七八個強秦的力量,那怕就是動員出七八百萬軍隊,以浩浩蕩蕩的兵力為壓路機一路碾壓,還有什麽鐵木真、忽必烈的事情啊。

可惜,最後七八百萬軍隊沒有,反倒是讓人家砍瓜切菜似的砍了七八千萬漢人的腦袋。

“什麽是殘忍?真正的殘忍是什麽?是不敢不計代價的驅使本國民眾走上戰場以贏得最後的勝利,最終,本國民眾變成異族入侵者的刀下鬼!”

盛德二十六年歲末,最後一次內閣會議上作為帝國的統治者,朱大皇帝又一次強調起的動員的重要性。

“不要和朕談論什麽‘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這並不重要,一但戰爭爆發,對於帝國而言,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兩個字——勝利!姑且不說弱宋,就是明末,如果明末能在戰爭時以總體戰之決心,不計代價的把民眾驅趕上戰場,即便是蟻附反攻,又何至於億萬百姓為滿清殘殺。至於所謂之仁慈!”

頓了頓,朱大皇帝緩聲說道。

“於朕看來,國家最大的仁慈就是在戰爭期間不計代價的完成動員,然後以浩浩蕩蕩的兵力優勢瓦解、摧毀,並且從根本上消滅我們的敵人,這才是真正的仁慈,至於什麽所謂的‘為百姓計’,不過只是虛仁假義!”

朱大皇帝為什麽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在戰爭爆發之後,面對超過七百萬軍隊的動員,國內出現了一些亂相,有人指責這場帝國主義戰爭中普通百姓只是炮灰,這種觀點在戰前或許不會有市場,但是人……總是利益動物,在戰爭爆發後,難免有一些人會對征召產生抵觸情緒,這種觀點自然也就有了其市場。

甚至在報紙上,有文章宣稱“即便是在戰爭時帝國軍隊也不應該無限度擴張”,面對這種苗頭,朱大皇帝自然要重拳出擊。才有了現在的由感而發。

“一萬萬三千萬人口!”

朱大皇帝說出了一個數字。

“這是帝國包括東瀛四省以及非洲殖民地的全部人口,我們截止到目前動員了多少軍隊?”

朱大皇帝把目光投向孫虎,這位兵部尚書,面對陛下的詢問,孫虎連忙答道。

“回陛下,戰前帝國陸海軍總兵力為138.6萬人,在戰爭爆發後,根據動員令,首先動員了第一批人員即最近五年內退役官兵以及部分適齡人員,總動員數為170萬人,4月,根據實際需要,又動員了200萬人,7月,考慮到明年戰線將進一步擴張,帝國又動員了180萬人,目前帝國總兵力為793.2萬。”

聽著這個數字,朱大皇帝沉思片刻,然後說道。

“再動員200萬!”

在錢德功等人眉頭微鎖時,朱大皇帝直接了當的說道。

“目前我國的人口是一億三千萬,我們至少在動員1300萬人加入軍隊,無論戰爭的態勢如何,最關鍵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實施動員,寧可讓軍隊等戰線擴張,也不能讓事實說戰線等軍隊,從目前來說,我們為什麽沒有實施南太平洋作戰?本質就是兵力不足,所以,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擴充兵力。”

朱大皇帝沒有想過要恢復秦制,但是早在南華時期就建立起了與之類似國民動員體制。當然,那個時代南華沒有人口優勢,在模擬器中,南華為什麽能夠堅持十年,就是因為動員了每一分戰爭潛力,盡管代價不可不謂之慘重,但是南華堅持了下來。

如果南華失敗了會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