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時間冗余(上)

韓教授摸了摸自己腦袋後面的辮子。

這個是他花錢買的。

假辮子。

除了青山的人,可以在行走歷史的時候借助別人的身體——原因不祥,其余的史官走來走去,都要用的是自己的軀殼,所以有的史官,就像是辛甲這樣,他只勸諫,將自己看到的看清楚,其余什麽重要的事情自然有別的“史官”處理,“史官”在歷史之中,不斷地分流,分流,到了現在這一種。

也不是誰都可以用“撈人”的方法,不斷的將死人從地府裏面撈出來的。

“青山”財大氣粗。

有這樣子做的底氣,可是韓教授這一門,並非是家大業大,主要原因是這一家子在封印“三十六寨”的過程之中,損耗頗巨。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傳承也不像是“青山”這樣,有一套完備的系統。

可以叫人從“難度低”到“難度高”。

一般的“史官”還真的沒有這樣的條件。

“史官”也不是一個什麽特別好的職業。

韓教授想到了自己的老師,嘆息了一口氣,哪怕是現在都有些非人了,在思考的時候,老煙槍都喜歡再來一根煙。

好像這樣,自己還是正常人一樣。

有正常人改不掉的習慣。

再說了,在這裏也沒有別人,只有他身邊,大量的書籍,有新有舊,大量的書籍之上,都是煙味。

這是他每一天翻來覆去看的信息,從這些典籍上面,他可以交叉看出來很多信息。

問題自從上一次的“調令”之後就一直存在。

還有從南洋的一些人回來。

傳出來的,關於“南洋”之中的一些“故事”。

從和尚手裏收來了假辮子,費了不少力氣。

隨後認真的觀察了一遍這一段時間,韓教授發現了這一段時間的奧秘。

這是一段時間循環。

有人將這一段時間分割了出來,不斷地循環,循環,循環。

這個周期很長,為期一年。

要不是他是一個外來者。

他是一個觀察者,是一個史官。

其余在這一段時間裏面的人,他是分不清這一段時間的。

說實話,找到這一段時間,他總是感覺有些“不該如此”的感覺。

因為這是一段“循環港灣”,它好似是一個陷阱。

就在這裏,也不是沒有人可以進來。

人是可以進來的。

但是,離不開。

‘針對史官的陷阱?’

只能這樣思考。

在歷史之中,有資格走來走去的也只有“史官”了,既然一個地方,是只有“史官”可以進入,但是“史官”出不來,這樣的話,那這個陷阱是不是有指向性,就很叫人看明白了。

也不清楚這一段歷史之中,到底陷落了幾個史官。

反正韓教授出不去。

想著自己離開也出不去。

他的力量,仿佛是出現了一些桎梏。

導致他無法離開這裏。

在遇見了第一次“時間循環”後。

他開始認真的觀察和認識這個世界。

韓教授確定,按照自己在歷史學上的一些“微末學識”,基本的歷史概念還是有的。

他清晰的知道這是什麽時候。

準確的說,此刻順著時間點,應該到了民國時代,正是軍閥混戰的大時刻。

可是此時此刻,軍閥混戰?

沒有。

走了出去,韓教授看到了外頭的人,一個個面黃肌瘦,雖然因為朝廷這些年管理著實不嚴,有的前半邊額頭上的頭發,也都逐漸長了出來。

問了這裏的鄉紳。

這些人說,皇帝是鹹豐爺。

按理來說。

鹹豐皇帝早就駕崩了。

不過聯想到了這是鄉下。

他當時也覺得這種事情也不是不能發生,因為消息的滯後性,特別是在古代信息落後,在一些鄉村——除非是九省通衢這樣的交通要道治下,以漕運或者是行商為落腳點的鄉村。

其余的的農業社會,鄉土風光。

信息傳播的速度緩慢到了無法理解的程度。

天高皇帝遠。

老百姓不太在意皇帝是誰。

與其在意皇帝是誰,不如在意今年收糧的老爺是誰——也有很多人不認識收糧的老爺,他們只認識收糧的胥吏。

那在大家夥兒眼裏,就是天大的官了。

為了確定自己沒有搞錯,韓教授還特意出去,去了一趟遠處的省城,確定自己沒有看錯。

有人給快要死去的皇帝續命,大清朝的皇帝,皇太極因為太過於肥胖,極有可能是因為心腦血管疾病而亡。

其余的皇帝之中,乾隆皇帝是一個長壽的。

康熙亦是如此。

鹹豐皇帝現在在位的年份,超過祖先乾隆了。

“這到底是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