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準備(第2/3頁)

“陛下呢?”他看了一眼乾清宮門。

“在見陶真人。”黃錦低聲回答。

嚴格意義上,任何人都不能泄露關於皇帝的事情,但也分人,看場合。

李長晝若有所思地點頭,正要開口說鸚鵡的事,忽然想起電視劇裏,那些大臣們總是給太監塞禮,想著自己要不要給一些。

換成平時,他堂堂黑霧之王、主,怎麽會做這種有違社會主義接班人身份的事情?

但此一時,彼一時。

唐僧到了西天,見了如來,卻因為沒給阿儺、伽葉兩位尊者賄賂,取了無字經,他李長晝現在得到皇帝的幫助,馬上要成仙了,也不能得罪皇帝身前的太監。

他從兜裏摸出一枚血珠——他是真的沒東西能拿出手了,金銀也賄賂不了黃錦,好在這東西多少他都有。

看李長晝手伸進兜裏,黃錦連忙推手道:“不可不可,咱家——”

“黃公公,別急。這枚丹藥可治百病,雖不能肉白骨,但也相差不遠,還能增一年壽命。”

黃錦推出去的手,合攏,拽住血珠,往自己袖子裏塞去。

笑著收下後,他以更低的聲音說:“咱家出來之前,陶真人吩咐,將乾清宮內所有有水的東西帶走,也不知為什麽。”

“這些占蔔求卦的真人,就是信這些風水,不足為奇。”李長晝笑道。

“咱家也是這麽想的。”黃錦笑眯眯道。

“對了,我家娘子喜愛鳥類,公公可做主把那只鸚鵡送我?”李長晝指著枯枝上的鸚鵡籠子。

“只要不是陛下的雪眉和獅貓,真人想要什麽,盡管拿去!”

兩人閑聊著,陶仲文從殿內走出來,看見李長晝,兩人心平氣和地打了一個招呼。

目送李長晝走進乾清宮,陶仲文轉頭看了一眼乾清宮外的白玉雕欄、古銅仙鶴和鎏金銅鼎,一甩拂塵,飄然而去。

進了內閣,不等李長晝行禮,嘉靖就笑道:

“免了。李真人,替朕看看,朕選這本《一切神光普照,無上虛皇至真經》作為修行法門可合適?”

李長晝看過內庫小部分道書,這本也在內。

“陛下有皇帝位,修煉這門道法正合適,若只求長生,修這門道法夠了,如果還想要更多,我另推薦一門,《諸天諸地轉靈機大道樂經》,走得難一些,成就高一點。”

嘉靖帝聽完,點點頭,在他心裏,李長晝推薦的這門道法卻是排在第一位的。

這不能說明陶仲文不忠心,他根本沒看過內庫的道書。

李長晝看過,知道內庫經文的好壞,但能像這樣直言利弊,不是一味敷衍奉承,至少證明沒有欺瞞。

“陛下,大善殿裏有個小妖怪,已經被我解決了,鍛造金冠的材料已經集齊。”

李長晝沒說那是姚廣孝。

姚廣孝生於1335年,活到現在足足205年,嘉靖帝聽了,難免不會想辦法先延壽——雖然做不到,以後再想長生。

“好!辛苦真人了!”嘉靖帝興奮道。

金冠內的道書且不說,關系到皇帝位才是重中之重,比長生更重要。

還是那句話,為奴為仆的長生,不要也罷。

“還有一事,”李長晝繼續說,“我想請陛下給我二十道旨意,攔截進京的修道者,陛下龍脈離體之後,萬法可以加身,這些人在京師內,很可能造成危險,應該及早將這些人鏟除。”

這是夏言一句‘我向陛下請一道旨’給了李長晝思路。

之前他想的是,人劫嘛,全殺了,都忘了嘉靖帝這位“打擊一切迷信”的外掛。

不過也有風險。

來京師的人裏,可能是修道者,也可能是玩家,他們十五個人分兵去攔截,很可能遇到成群結隊的玩家,陷入危險。

但總比對方一窩蜂湧到京城來好!

昨天他還拿曹操勸說嘉靖帝,自己怎麽會忘了曹操評價袁紹的話: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嘉靖帝對這件事自然是無條件支持。

“除了旨意,朕還會讓錦衣衛、禁軍手持聖旨,三天之內,禁止一切人員進入京師,地方官員送來的書,也轉交給錦衣衛送來宮裏。”

“陛下聖明。”這反應也在李長晝的預料之中。

“另外,我想請陛下下令,讓城內所有修道者,在今晚之前離開京城,違令者斬。”

“京師內的可以,宮內的就算了。”嘉靖帝的眼神深邃。

“也好。”李長晝不強求。

又聊了一會兒修道經驗、元宵節當天的細節,見嘉靖帝沒有說陶仲文一事的打算,李長晝告辭離開,帶著聖旨和鸚鵡回到紫金城外的院子裏。

“你們一人帶著一道聖旨,兩人一組,去京城外狙擊一切高手,遇見玩家,不敵就走,時間有限,別在這些人身上浪費,先殺那些修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