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治壽縣的南山上有座佛寺, 求福納緣靈驗與否沒人說得清。

不過山上的景色倒是很好,恰逢初夏時節,山上涼爽愜意, 又開了大片的紫陽花,寺裏香火還算旺盛。

李員外家的少夫人最近常往平慈寺去, 治壽縣富貴人家的夫人們都清楚她的心思。

她已生了三個女兒,當下又懷著, 若這個再不是兒子, 正妻的位置恐怕就坐不下去了。

李少夫人的爹做的是引車賣漿類的小生意, 因早些年救了李員外一命。

李員外想要報恩, 便給自己的嫡子與恩人家定了親。

李少爺有很強的門第之見,瞧不上這個小戶的女兒,但又看在她還有幾分姿色的份上,也沒堅持跟家裏鬧下去。

李家的老夫人極為偏愛這個嫡孫,為了彌補給他房裏放了不少通房丫頭。

老夫人想抱曾孫的話,從李少夫人進門那一天便在念叨, 念叨了五年, 卻只叨來三個丫頭。

老夫人很不滿,當著再度有孕的孫媳婦對乖孫道:“喬員外家的女兒出落得水靈, 我看著很不錯,家底也配你。等這邊生下來, 還不是兒子, 我們也好去喬家提親了。”

李少夫人惶恐擡眼看向老夫人, 身體顫抖,眼眶紅濕欲泣未泣。看向丈夫想要尋求庇護, 卻見他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

“孫兒聽老夫人安排。”

李少夫人回去後哭了一夜,第二日腫著眼睛去平慈寺祈求神佛保佑肚子裏能是個兒子。

她每日早出晚歸地在佛下祈求肚子裏能是個男孩。寺裏的僧人憐憫她, 給她開了間禪房供她休息。

但李少夫人幾乎用不到,她近乎整日都跪在佛前,腿早跪腫了,走路都搖搖晃晃。

她知道這樣的行為毫無意義,卻不知道除了求神拜佛,她還能為自己付出哪些努力。

寺廟的僧人怕李少夫人跪出事,好說歹說才勸動她去山後看看風景,試著放下心結。

李少夫人在這次難得的散心裏,遇見了那位外來的年輕夫人。

治壽是個小地方,城西的雞丟了幾只,城北哪家狗咬了人,都能被茶館裏的人談論好幾天,更勿論年輕婦人來這定居的大動靜。

年輕婦人來的那天確實驚起了不小的動靜,她落腳的地方是隔壁婁縣常氏的宅子。

常氏二公子在門口候了一天,將近傍晚才等到姍姍來遲的馬車。

婁縣常氏在世家裏是邊角小戶,可卻也是實實在在坐鎮一方的豪紳,不是普通的富貴之家能攀扯的。

常二公子從家裏帶了十幾個仆婦與侍從,把宅子守得嚴實,嚴絲合縫地保護那個外來女子。

無趣的治壽自然好奇外來人的身份,有人猜測她是常二公子要娶回家的美嬌娘,也有人說她是世家裏某位大貴人的外室。

常二公子接到人的當夜便離開治壽,自那後過了近兩個月,卻再未來過這宅邸。

隨著眾人對常府采買的物件,以及不知哪來的消息說常府在尋穩婆,治壽人確定住在常府裏的是個懷孕的婦人。

輿論近乎完全倒向一邊,認為這個外來女人是不知檢點、勾引世家貴人的狐狸精。

治壽的夫人們從一開始因敬畏而不敢拜訪,到如今因不屑而不下請帖,還不到兩個月時間。

李少夫人很意外自己能見到這位一直閉門不出的婦人,更加意外她的美麗姣好。

她身姿纖瘦,身上是很常見的藕色對襟襦裙,處在孕期的肚子很明顯。

坐在涼亭裏,手上拿著團扇,有一下沒一下搖著,漫不經心下全是愜意自在。

“吉祥,小心些。”

遙遙的,她的聲音隔著花陰傳到李少夫人耳內。

李少夫人躊躇片刻,鼓起勇氣尋上前。她走到涼亭外,圍繞在婦人身邊的婢女彎腰低語。

李少夫人看到了她的正臉,那是極為艷美精麗的五官,眉宇間卻縈著清冷薄涼之氣,讓人看著不由心生敬畏,生怕褻瀆。

可因處在孕期,她又有許多即將成為母親的柔和慈愛。

李少夫人盈盈施了個禮:“妾身是李員外家的媳婦。見夫人吃的梅子,妾身嘴裏發酸,想問夫人可否賣些給妾身解饞。”

“我帶了好些,可以分些給你。”

李少夫人道了謝,又看向一旁的石凳,露出些窘迫:“妾身有些走不動,可否借夫人這坐片刻?”

“佛家之地,非我私宅,夫人坐就是。”

李少夫人如願坐下。

眼前的美貌夫人對身邊的婢女道:“去看看吉祥跑哪玩了,叫她別走太遠,我們馬上回去了。”

李少夫人捏了顆梅子進嘴,酸味浸潤口腔,難得的饞意被壓下。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有八個月了,夫人瞧著月份也不小。”

纖細的指尖捏著扇柄,精美的扇面轉了兩圈,眼前人笑了笑:“我比夫人少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