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姜佩兮到平慈寺的時候, 天已大亮,寺廟門口停了不少馬車,人也熙熙攘攘的。

她下了馬車, 剛和等候在此的小沙彌打了招呼,李少夫人便過來了, “江夫人總算來了,今日天熱, 我還以為夫人不打算來了呢。”

“怎麽會?只是出門晚了些。”

姜佩兮回頭看她, 見她身後沒跟著徐盼兒, 便問道, “盼兒今日沒來嗎?”

李少夫人解釋道:“天熱,她嫌棄佛前無趣,不肯來。家裏也想給她相看人家,就讓她在家裏了。”

“說好人家告訴我一聲,我也送份賀禮沾沾喜氣。”

她們一起往寺廟裏走去。

小沙彌有些緊張,他跟上來詢問:“施主的齋飯和寮房, 小寺都已備好, 施主去嗎?”

姜佩兮停下腳步,“有勞貴寺。齋飯不用了, 等過會熱了,我再去寮房。”

李少夫人猶疑看向姜佩兮, “原來江夫人是平慈寺的貴客。”

平日裏平慈寺的禪房不緊缺, 借住也不難。但近日高僧來此講經, 寺裏的禪房寮房已都不對香客開放了。

“不是。只是家裏不放心,托著跟這邊師父說了情, 對我多照顧些。”

李少夫人笑了笑:“夫人家裏倒是心細。”

待姜佩兮和李少夫人到聽講的道場上,已經坐了有半數的人, 可一眼望過去還是密密麻麻的蒲團。

姜佩兮看得心裏發虛,她隱隱覺得腿已經在發麻發脹。再看天上的太陽,她手裏捏的扇柄也濕膩起來。

姜佩兮轉頭看向李少夫人,“高僧的平安福是法會結束後才送的吧?”

李少夫人點頭說“是”。

姜佩兮舉起扇子擋天上的日頭:“太熱了,我受不住,我先去寮房歇一會,等緩過來,我再來聽經。”

李少夫人愣愣看向天上,“可現在……是最不熱的時候啊。”

姜佩兮有些不好意思,“等法會快結束的時候,我再過來。”

聽明白她的意思,李少夫人禁不住失笑,“好,法會結束前,我讓丫鬟去叫你。”

“多謝。”

姜佩兮毫無心理負擔地溜到僻靜涼快的寮房裏。

周朔把能安排的都安排好了,且不說茶點小食,軟枕薄毯,他甚至讓丫鬟把香爐熏香都帶上了,就怕她不喜歡寺廟的檀香。

寺廟清凈,不吵鬧也沒什麽樂子。

姜佩兮在寮房裏看了一上午地志書,周朔讓人帶了兩本書給她解悶,一本記載的是治壽縣,一本記載的是婁縣。

記載治壽縣的被大致翻了翻,沒什麽意思。

想到她現在住的宅子是婁縣常氏的,姜佩兮直接翻到記載常氏的地方。

兩百年前,常氏落戶婁縣,在此紮根,成為一方權威。

婁縣常氏現任家主常杞,其妻兆溪孫氏,共二子一女,長子常恪、次子常恒,幺女常憶。

常憶。

姜佩兮多看了眼這個名字,很好聽。

將近午時,寮房的木門被敲響,小沙彌進來問道:“齋飯已好,施主是在此處用齋,還是去大堂?”

姜佩兮看向他:“勞送到這邊來,我讓丫鬟跟小師父去取。”

指尖撚了撚書頁,姜佩兮轉頭看向寇嬤嬤,“徐夫人那邊聽經應該也結束了,你去問問她要不要到這邊來用膳。”

“是。”

寇嬤嬤領命出去,姜佩兮想繼續看書裏有關常氏的記載,奈何再一低頭就覺得脖子酸得狠。

她伸手揉了揉後頸,放下書,起身在屋子裏走了幾步。阿商小心扶著她,生怕她走不穩摔了。

陽光透過寮房的素娟灑在地面,看著地面的光暈,姜佩兮對阿商道:“我們出去看看。”

“外面熱呢。”

“就在廊下看看,一會就回來。”

門一打開,外頭的悶熱就撲上臉頰,但透過綠蔭的清風還算不錯。

姜佩兮繞著寮房外的回廊轉了轉,這邊寂靜無聲,想來無論是香客,還是僧人都去聽經了。

“裴夫人。”

老邁幹澀的聲音混著驕陽的暑氣在空寂中響起。

姜佩兮顧自往前走,而那聲稱呼又響起:“裴夫人留步。”

她這才停下來,猶疑向後看去,見四方無人,才開口解釋:“您認錯人了,我不姓裴。”

“老衲三相。”身披袈裟的老僧向她合十作禮,“見過裴夫人。”

姜佩兮再次否認:“您認錯人了。”

“法相無端,天魁缺位。夫人命相被改,遭此紅塵劫難。”

姜佩兮看了眼這個老僧,怎麽都神神叨叨的。裴岫也經常這樣,他們這些修佛信道的,都不怎麽正常。

也不欲再和他多費口舌,姜佩兮轉身就要離開。

“夫人不信老衲之言,但須知您腹中這個孩子,是本不該出生的孽障。”

“你放肆!”

琳瑯耳墜因猛地回頭搖晃起來,折射出零碎淩亂的光。

阿商從沒見過夫人如此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