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 姜佩兮不知道前世周朔為什麽給孩子定名為“善”。

世家取名排字輩。姜佩兮本名姜璃,姐姐姜琉,她們姜氏這輩從“玉”。

周朔這一輩從“月”, 朝成縣公周朦,朝定縣公周朓, 朝端縣君周胭。

不過世家人口多,這些有“玉”有“月”的字當然是不夠分的。

故而只有親近主家的旁支才能用單字, 遠支就只能取雙字為名。

某種程度上來說, 孩子取名得靠點實力, 還得添些運氣。

萬一他們喜歡的字已經被用了, 或者已被誰家圈定了日後準備用的,前者只能放棄,後者就要拼一把在主家心中的地位。

前世周朔問她給孩子取什麽名的時候,姜佩兮沒覺得憑周朔能預先想好一個字,再到他們族裏去爭。

本著不給他任何壓力的原則,姜佩兮說:“你到時候看那個字順眼, 就選哪個。”

周善的名字, 就是這麽糊裏糊塗被定下的。

姜佩兮已經習慣了叫孩子這個名字,便做不到還像上輩子那般無所謂地讓周朔去族裏隨意挑個順眼的。

於是此刻周朔再和她商量孩子該叫什麽的時候, 姜佩兮毫不猶豫選定了“善”。

她似乎篤定周朔會把事情辦成。選定字後,姜佩兮問周朔什麽時候去建興。

周朔抱著孩子, 有些茫然:“為什麽去建興?”

“你不回族裏商定嗎?”

“我寫封信回去就行。”他的口氣很篤定。

不妙, 姜佩兮立刻意識到。

他這麽肯定, 毫不擔心沒法從族裏拿到這個字。那莫非當初孩子的名字,是他自己想好的?

“善, 這個字好嗎?”姜佩兮問他。

“好。”

“好在哪?”她向今生的丈夫詢問前世的他,給孩子取“善”為名的理由。

周朔沉默半晌, “《說文》有言:善,吉也。”

那為什麽他不給孩子取名“周吉”?

姜佩兮默默想,直接叫豈不更吉?

周朔在為她選定的字尋找理由,像是拿著答案解釋試題這麽問的理由。

可惜後者的添注,無論編出多少美好的寓意,也終究尋不到當初的本心。

沒拘泥於此,她潦草地將這種隱微的遺憾揭過。姜佩兮俯身親吻繈褓中的孩子,他很好。

她的家是團圓的,完整的。

繈褓中的孩子總是麻煩的。因未親手照料過嬰兒時期的善兒,姜佩兮順理成章地忘記了嬰兒有多麽鬧騰。

善兒很黏她,明明還沒到認人的時候。

孩子夜裏本是交由嬤嬤和乳母照看,但他每每半夜醒後就啼哭不止,哭得嗓子啞了都哄不好。

但放到姜佩兮身邊,由她握住孩子的手,再哼兩句歌謠後,善兒就能止住哭。

開始還覺得是偶然,次數多了後,嬤嬤們已學會向她求助。

一來二去,為省些麻煩,孩子夜裏就也放在姜佩兮身邊。

孩子夜裏哼唧的時候,多是餓了。

周朔起身把他抱出去,交給乳母,等喂好了再抱回來。

偶爾善兒也會不知耍什麽脾氣,大半夜吵嚷起來,姜佩兮哄不住,還被他哭得頭疼。

周朔就把孩子抱出去哄,讓她能清靜些。

對於夜裏還把嬰兒放在身邊,常夫人很不贊同。開始時,她勸誡周司簿,表明孩子會影響姜夫人修養。

從前很有主意,說一不二的周司簿無奈看向她:“常夫人幫我勸勸吧,我不敢勸。”

常夫人明白了窾要,轉而勸姜夫人。

但姜夫人態度猶豫,言語支吾,最終只似嘆非嘆道:“還不知道我能陪他多久呢。”

常夫人不懂她的愁緒:“往後的日子長著呢。”

姜佩兮笑了笑沒接話。

知道姜夫人已做了主,常夫人也不好再多說,只告誡她:“孩子親近夫人,夫人疼惜歸疼惜,但千萬別自己上手抱。不然把孩子慣狠了,往後孩子只肯要夫人抱,夫人的身子可受不住。”

姜佩兮頷首應下。

常夫人又道:“夫人這往後半年,能不勞動就不勞動,萬一累著手,傷著腰,落下的是一輩子病根。”

“孩子就讓司簿抱給您看看,放在身邊逗逗就好。夫人可記好了,等到開歲後才能抱孩子。”

說著,常夫人看向在一旁哄孩子的周朔,“司簿也要記得,這下半年都別讓姜夫人操勞。”

周朔展示出他恭順的一面:“是。”

姜佩兮聽著猶疑,等半年才能抱?

她前世只被關照月子裏不能勞累,但整個後半年周朔都沒讓她抱過孩子,哭了鬧了都是他去哄去抱。

等開年後,周朔再次被派去地方辦事,離開了建興。

孩子已經六個月的姜佩兮,第一次學習該怎麽抱孩子。

此刻她聽常夫人這麽說,不由懷疑,難道這就是周朔辭任半年,拒絕調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