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婚夫妻中的周氏子弟帶來了建興的信件。

信紙零零星星幾句話, 周朔掃了眼大概,就把信紙折好塞回信封。

“下次不要再攬這樣的活。”周朔說。

“是。”

周朔沒把主君的退讓當回事。

信裏說,他不願回建興, 可去京都供職。

建興很早之前,就打算讓周朔去京都任職。

作為周氏使臣在京都任職, 是個美差,卻不是人人都能去。

使臣是世家在京都的代言, 他們需要審時度勢, 並懂得如何順勢而為。

在爭取最大利益的同時, 還得時刻顧及本家的臉面, 維護宗族名譽。

建興倒有幾個能擔任此職的旁支,只是主家不放心他們手握如此大的權力。

京都的使臣在外可不聽主君召令,甚至可以和主君一樣調動周氏兵馬。

周興月在用人之前,會細細地將對方裏外估量個遍。

能力,野心,牽絆, 私欲。她都會放入考量之內。

周朔是經過她審核後, 最適合去京都任職的人。

他辦事從無差錯,進退有度, 左右有局。更讓周興月滿意的,是他沒有牽絆。

他沒有血親, 沒有友人, 身後沒有任何顧慮。

是一個很好用且聽話的傀儡。

唯一的缺陷, 是周朔太過寂寂無名,無法代表周氏快速融入京都的使臣圈。

周興月一直在考慮, 該如何擡高他的身份,才能讓他被心高氣傲的貴胄們接受。

很顯然, 對於出身決定一切的世家來說,姻親是捷徑。

給周朔娶一個身份高貴的妻子,方便他進入京都為周氏謀利。

這個想法在天翮三年被周興月確認,同時付諸行動。

建興向江陵寫請聘帛書時,周朔提出異議,“何必費這功夫?”

周興月懶懶擡起眼皮,“試試而已。這帛書又沒要你寫,你少管。”

周朔覺得是自取其辱。周興月也沒覺得姜氏會答應,她只是隨性地挑選未婚配且身份高貴的女郎。

任何貴女都可以,周氏只是需要一個身份。

往江陵遞過帛書後,周興月仍在茶余飯後繼續挑選貴女。

誰也沒想到江陵會答應。

當姜氏把同意的意思表達給建興時,周興月甚至覺得莫名其妙。

怎麽就答應了?這怎麽會答應?

這樣懸殊的身份,姜氏居然會答應?

周興月還在納悶時。

周朔卻表露出他對這場婚姻的抗拒:“不該是我,不能是我。建興有很多合適的人,主君還是換個人娶姜郡君。”

“帛書上是你的名字,這怎麽換?”

“就說我死了。”

周朔從未如此鮮明地抵觸過什麽,這引起了周興月的好奇,“你討厭姜瑾瑤?”

“不。是我不合適,我的出身……”

“江陵不是不知道你的身份。”

“他們真的知道嗎?”周朔看向效忠的主君,“您有把我的身份,如實寫進帛書嗎?”

周興月沉默不答,當然沒有。

他真實的出身,不能告訴任何人。

直到婚禮的前一晚,周朔仍在諫言,想要停下這場違背道德的騙局。

他試圖不讓自己成為共犯。

只是他總會想起黃素馨後的初見,純凈的雪,迎接春天的報春花。

她身上的希望與生機,使周朔無法親手毀去與她的姻緣,控制靠近的渴望。

婚後一個月,周興月就通知周朔準備去京都任職。

曾經什麽差事都會立刻啟程的周朔,此次卻說,寬限兩日。

周朔詢問新婚妻子,是否願意去京都生活。

姜郡君只冷冷看他一眼:“要去你去,我不去。”

姜佩兮極度厭惡京都。

姜國公就是去了京都後,忘記了他的妻子,他的女兒。他在京都有了新的家。

周興月本以為周朔說的“寬限兩日”,是給他兩日的時間收拾。

誰想到他的意思,居然是給他時間考慮是否去任職。

在遭到拒絕後,周興月狠狠把案牘摔到他身上:“你反了天了。”

周朔跪下請罪,卻鐵了心不肯。

“早說不願意去京都,我也不費這麽大代價給你娶姜氏了。”

他跪著一言不發。

周興月被周朔氣得頭發脹,自此所有難做且危險的差事,全是他的。

周朔有自己的權衡利弊。

長久的不見,和偶爾的分別,他當然選後者。

寧安事了結後的請辭,周興月以為周朔是不想再辦那些生死一線的差,他後悔了。

因此再度給他去京都做使臣的機會。

使臣代表整個世家,又手握實權,無論在何處都被眾星捧月。對於出身卑微低賤的周朔來說,尊敬禮重該是他最渴望的。

可惜他想要的,從不是這些。

周朔慢吞吞走在回廊下,廊下積著厚實的雪,不斷有寒風撲到他的臉上。

北地。

這裏是北方,最渴望春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