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芯片格局

和嶋正利商量了關於芯片後續的物理實現問題之後,白川楓又去SIC三樓轉了轉。

在這裏正進行著另一項技術的開發,CD格式存儲技術。

“細野桑,把儲存對象從聲音變成文字、圖像、甚至視頻。

從技術上來說可以實現嗎,原理是否相近?”

白川楓打量著工作台上一張張光盤,好奇的問了一句。

這些光盤都是實驗品,從外觀上看和普通音樂光盤完全沒什麽兩樣。

“從技術上來說完全沒問題,CD存儲的方式也非常接近。

不過因為存儲對象多元化,信息掃描速度、讀取速度都會有差異化。

另外在制作材料上也會有一些區別,尤其是表面鍍膜材料以及信息波段會有明顯不同。”

細野繡雄是東工大的化學教授,他目前負責CD表面鍍膜材料的研發。

除此之外這裏還有物理學教授,負責激光波長確定、表面刻錄凹點的排列等等問題。

CD新格式的研發復雜程度,遠遠超出白川楓的想象。

本來他以為改個格式應該是輕輕松松的事,但實際做起來才發現,之前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它涉及了多個領域知識的組合,遠非一個人可以搞定。

比方說表面鍍膜材料,要想找到最合適的,只能在某大類裏一種一種的試。

這些都需要花費時間和人力物力去探索,最後尋找到相對合適的那一種。

“細野桑,研發上的事情不要急,一步一步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畢竟事關標準的制定,馬虎不得。”

這是白川電器第一次嘗試進入標準制定領域,多花些時間也可以理解。

而且目前真正的音樂CD機都還沒有問世,其他格式的延伸更是沒提上日程。

所以這裏的開發就當練手了,未來還有更多的任務在等著SIC去探索完成。

大致在這裏又逛了一圈,白川楓也準備回去大田區。

關於SIC,關於芯片,其實白川楓最近也考慮了很多。

起初對於自己做芯片,他更多考慮的是為了CD機服務。

畢竟一片16位芯片直接報價360美元,真的讓他無法接受。

但事實證明直接進入芯片領域,多少有點莽撞了。

只針對一種產品而開發對應的芯片,這種做法太過奢侈。

搞不好最後的芯片成品,可能比買的還貴。

後來經過嶋正利的闡述,白川楓才對芯片領域有了大概的認知。

既然設計芯片確實已經成為可能,那麽他索性準備再開拓一條賽道。

不過這條賽道有點特殊,因為它的前景不明。

無論是隨身聽還是掌機,亦或者以後的CD機,白川楓都有相當大的把握。

唯獨芯片,白川楓自己也有點掐不準。

不是說芯片沒有未來,沒有市場。

恰恰相反它太有未來,太有市場。

甚至某些政府為此,不惜動用國家力量來維護它的權益。

是的,未來幾年後的美日半導體之戰就是最好的佐證。

不過這裏面不僅僅涉及芯片,還有政治因素、經濟力量各種層面上的較量。

芯片也僅僅是這種較量的某種具象化表現之一。

雖然明知道未來的前景不明,但是白川楓依舊選擇進軍芯片領域。

為何?

因為他必須為以後的白川集團留下有足夠有競爭力的東西,作為它生存發展下去的核心動力或者說護城河。

這必須是高精尖的技術,而且也必須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最好未來的生活都離不開它,又有一定的門檻。

搞房地產?

某段時間內確實會暴利,但又能持續多久。

而且房地產誰不會搞?那些財閥巨頭哪個沒有插足這一塊?

搞能源?

老實說這部分市場,還挨不到白川楓插手。

日本的能源市場,基本被政治家族壟斷,一般人根本進不去。

而且日本能源稀缺,沒點背景的人去搞能源。

怕是很快就能在東京灣底,有一套海景房。

搞消費電子產品?

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切都是白搭。

而且做這一行的太多了,可替代性很強,沒有自己的特色很難生存下去。

搞金融?

這個他完全門外漢,所謂的「高風險高回報」,對他來說可能高風險居多。

思來想去,或許也只有芯片是他目前最適合插足的。

一是因為此刻芯片技術剛剛發展,這時候進入賽道完全能能追趕前面的對手。

二是因為白川楓也不是一股腦的往前莽。

他是有選擇的參與芯片,有選擇的進行市場競爭。

到目前為止,白川楓對SIC的定位一直都是芯片設計公司,而不是芯片設計制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