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喜多川的癖好

港區某間燈光昏暗的屋子裏,太田放下手中的電話,眼神變得若有所思。

“老大,剛剛是誰?”屋子裏一位留著寸頭的手下,顛顛的湊了上來。

“啪”太田毫不客氣的給了他後腦勺一巴掌。

“哎呦~”小嘍啰捂住腦袋,很是委屈的看向太田,“老大~”

“不該問的,別問。”

見到太田滿是警告的眼神,小嘍啰再也不敢八卦剛剛的事。

看來是某位大人物,否則什麽時候見老大這麽恭敬過。

“帶上兩個人,等會跟我出去一趟。”

“哈伊!”小嘍啰立馬彎腰領命,看來是來活了。

“還有”太田叫住了就想出去搖人的小弟,“穿得正式一點,別天天光著膀子這副寒酸樣。

我們是正經的株式會社,不是極道雅庫紮,知道嗎?”

“誒?”下面的小弟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

“哈伊!社長大人,出張的職員馬上就安排到位!”

看著手下一本正經的模樣,太田一呆。

算了,他煩躁的揮了揮手,“下去吧”。

一群大老粗,裝都裝不像。

等屋子裏變的清凈,太田才細細的打量著這間辦公室,靜靜出神。

棕色的真皮沙發,考究的桌椅,還有氣派的辦公桌,這一切都讓太田暗暗感慨。

真是時過境遷啊,沒想到高中都沒畢業的自己,竟然也有做社長桑的一天。

想想剛來東京時的窘境,再對比一下現在的境況,果然做家臣也是一門學問。

尤其重要的是跟對人,當初的“白川君”現在已經成長到,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了。

不過越是如此,太田也越是堅定了心中的想法。

如今自己能成為一家貿易會社的社長桑,靠的是誰的幫助,太田心裏很清楚。

沒錯,如今的太田早已不是晃蕩在街頭的小混混了。

依靠著白川楓曾經留下的撿垃圾產業鏈,太田已經正式把這門生意發揚光大。

隨著下面的人手越來越多,涉及的區域越來越廣。

於是在白川楓的幫助下,一家名為“泥棒”的貿易會社,就在港區掛牌成立了。

“泥棒”在俚語裏就是小偷、盜賊的意思。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演變為了舊貨、二手貨等中古物跳蚤市場的代稱。

之所以有這一層意思,那是因為根據小偷盜竊來財物,最後把它交給貨郎擺攤銷贓的這一過程,演變而來。

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那時霓虹的經濟情況非常糟糕。

為了換點口糧,很多人把家裏的東西拿出來擺在外面,祈求能換些吃的。

於是一個個泥棒市場,應運而生。

嘈雜的小巷內,某間小店門前白色的卷簾上,黑色的“泥棒“二字是很多人親切的回憶。

現在再提起這個詞來,已經不僅僅指代小偷二字了,它還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而太田之所以選擇這個名字,接地氣是一回事。

同時這也讓他想起了自己在青森鄉下,那段無法無天又無憂無慮的日子。

偷寺廟裏的香油錢,偷建設材料賣給小店,再偷出來再賣等各種騷操作。

不過如今的“泥棒“貿易會社,已經和傳統的跳蚤市場大不相同了。

從最開始的撿,到後來的修,再到現在的賣,全部一條龍服務。

東京二十三區,大半區域內的居住街道,都會有一家名為“泥棒“的小中古店。

小店雖然不大,也比較偏僻。但是從生活用品,到家用電器,應有盡有。

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白川楓的幫助,開店手續有白川電器那裏綜合管理部的人幫忙準備。

舊電器的維修,每次從垃圾場淘回來直接拉到白川電器的維修工廠,那裏有專門的人負責。

甚至就連其他日用品的供貨渠道,都是白川楓幫忙牽頭搞定。

隨著這一兩年的紮根發展,泥棒已經初具規模。

不過因為這一行基本是和社會的最底層打交道,太田手下也因此聚集了一大批遊離在灰色地帶的人。

他們不是雅庫紮,有時卻又會幹些法律之外的事。

白天是泥棒會社的正式職員,晚上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就比如現在,太田看了眼窗外的霓虹爛漫,天空的大半都被黑色籠罩。

“老大,人已經到齊了。”門外傳來手下的通報聲。

太田拉開辦公桌下的抽屜,那裏有著幾份封漆的秘密卷綜。

隨手拿起一份被標記為“藝”字的牛皮袋,太田披上外套帶著人,步入了漫漫夜色之中。

……

港區六本木,街道邊的黑色汽車內。

白川楓看著手裏的資料,以及一張張不堪入目的照片,眼睛都快被亮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