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4頁)

嫂……嫂嫂?

崔大人吸了口氣。

她看向一臉正直的薛玉霄,沒想到她的故事居然是這種情節。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卻無情。他嫂子聽聞,悲戚嘆道,如今我已四十有八,你才十八歲,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弟弟何必癡戀……”

崔征月:“……”

多少?差三十歲?

“李小郎君又道,嫂子莫非嫌棄我是三嫁之身?嫂嫂若是棄我,腹中的孩子又當如何?”

……三嫁??誰的孩子??

崔征月完全忘了給趙聞琴介紹的事兒了,她的狀態很快跟周圍的聽眾趨同,都是聚精會神,單手托腮,頂著一張非常嚴肅的臉。

大約過了兩刻鐘。故事的進展迅猛至極,發展到小郎君給嫂嫂生下三個女兒,三個女兒全都英武非凡、才華出眾,成了報國名將,此刻正講到二女兒被舉薦進了軍府,將雙親接進京兆……眼看著就要到出人頭地的高潮了!

薛玉霄覺得口渴,伸手倒了杯茶,頂著幾十號人熱切的視線,慢條斯理地道:“今天就講到這裏吧。”

眾人沒動,也沒有誕生任何聲音,但視線還是齊刷刷地看著她,像是巢穴裏嗷嗷待哺的雛鳥。

薛玉霄道:“……後面的我還沒想好。”

四周落針可聞,挨得近的書令史頂著她瞧,仿佛要把薛玉霄這張臉看出花兒來,她扯住薛玉霄的衣襟,流露出一種“餓餓、飯飯”的眼神。

薛玉霄:“呃……”

她默默地把自己的衣襟從對方手裏扯出來,無情地道:“下面真的沒有了。”

這一瞬間,巨大的嘈亂終於從堂內爆發出來,很多人擁擠地靠近過來,想要詢問其中的細節,七嘴八舌地開始分析——

“如今民間休養生息,這一折過去,正可以鼓勵生育,小郎君是寡夫,我們對寡夫改嫁太嚴苛了……要是世俗能因此變得寬容,寡夫不再因偏見而頻頻吊死,這對人丁興旺也有貢獻啊……”

“先前陛下讓地方官移風易俗,督促寡夫改嫁以促生育,因為各州保守,總是不行,說不定這能起一些作用……”

“二女兒進入軍府的幾條方略,就是放在軍府裏也能用得上,裏頭對鮮卑騎兵那一條可以單獨上書了。”

“他嫂嫂宋珍鉆研實務,諸多工藝無所不通,可我朝現下這些有利民生的人才總是不得重用,朝廷輕視,民間自然跟著摒棄……”

在一片混亂當中,薛玉霄埋頭鉆了出去,她滑得像條魚一樣,悄無聲息地離開堂內,一直走出去幾十步,才松了口氣,活動一下手指。

故事最大的忌諱就是無趣,恰巧,薛玉霄腦子裏並不缺有趣的橋段。

她停在蘭台館閣裏的水池旁邊,掌心按著欄杆,水下的遊魚吐起一串水泡。薛玉霄把腦海裏這些天關於朝政的建議,精準而切實地融入到了故事裏,她正想著下半段要怎麽編撰,身側忽然響起一陣腳步聲。

薛玉霄轉過頭,看到崔征月含笑站在面前,她其實看到崔征月坐在邊緣,只是沒有開口罷了:“見過崔大人。”

“別。”崔征月道,“還是先見過這位大人吧。這是蘭台中丞趙聞琴,也是涿郡趙氏的家主。”

兩人四目相接。

趙聞琴的視線來回打量她片刻,說得第一句話是:“三娘子,後面真的沒有了嗎?”

薛玉霄:“……”

在她震耳欲聾的沉默當中,趙聞琴毫無身為蘭台長官的架子,湊近了幾步,貼著她問:“你能不能悄悄把書稿給我看?我幫你校對。”

薛玉霄低頭看了一眼自己校書使的公服。

趙聞琴也發現了,她避免尷尬似得咳嗽了幾聲,又道:“你腦子裏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從哪兒看來的?”

薛玉霄:“……雜書。”

狗血家庭倫理劇,還有《一胎三寶霸道妻主狠狠寵》。

當然,書是沒這書的。薛玉霄就算想給自己編的小說起這個名字,那也幾乎沒有可能,蘭台對書籍的名字修訂有很嚴格的要求。

“你太過謙了。”趙聞琴感嘆道,“我自問博覽群書,也想不出這樣驚世駭俗的開篇,這怎麽會是雜書呢?我一直覺得,無論是文學還是藝術,都要以民眾為主,以通俗好看為主,要是百姓不接受,何談開啟民智,滌蕩思想……蘭台這些年為了討好陛下,盡是一些無趣的勸學之言,又有向紙上空談靠攏的跡象……”

她說到這裏,也覺得心中疲累,擺擺手不說了,直接握著薛玉霄的手,道:“三娘子,我要請你做書院的講師,還會幫你將這篇故事出版成書,交給各郡的書坊戲樓……此前崔征月跟我提起你的時候,我就說你一定是個才學之士。”

崔大人聽到這裏,眉峰微皺地瞥了好友一眼,長長地“嗯”了一聲:“是啊,中丞大人慧眼識珠,不像有些人,捧著蒙塵的寶物還當是瓦礫,真是長了一對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