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督公義子(第2/3頁)

頭顱失去了支撐,軟綿綿的聳拉到胸口。

揮手將幹兒扔到墻角,自有番子負責收屍,周易冷眼掃過所有幹兒、官吏,教訓道:“以後誰敢收北邊的銀子,可不是這般容易死!”

眾人連連叩首,不敢有任何意見。

剛剛死的幹兒平日裏很得周易歡喜,未曾想殺起來毫不手軟,更恐怖的是在家中見了誰,竟然瞞不過督公。

“點齊人馬,三日後北上。”

周易面色陰沉道:“咱家倒是要看看,究竟用了什麽法子,將北邊的監察司一網打盡!”

流民、天災什麽的周易並不在意,當年他幾乎餓死,也沒見有人救濟。

“遵命。”

監察司眾人齊聲應諾,隨後散去調撥麾下精銳。

……

大慶京都。

東城。

崇仁坊。

居住的都是國朝勛貴,堪稱寸土寸金,一磚頭砸下去至少是個伯爺。

周府位於崇仁坊東南,占了足足十余畝地,內裏亭台樓閣、假山湖泊無所不有,可謂一步一景美如畫卷。

這宅院原是興國公府,前朝時涉嫌通敵賣國,全家流放去北疆挖礦。

正統帝念及周易功勞,將興國公府賜予周家,以示恩寵。

如今門口可以懸掛“周府”牌匾,監察司官職受朝廷認可,乃是外臣,並非內宦。

傍晚時分。

一列列番子來到周府,接掌了護院職責,在門口、回廊值守。

八名轎夫擡著官轎來到門口,小印子躬身撩開簾子。

“幹爹,到家了。”

周易合上《國朝實錄》,自從接了調查北邊的案子,便從內務府借來了關於北疆的史書,從前朝開始查看。

大慶之前是周朝,滅亡已經三百余年。

前後兩朝與北疆異族屢屢交戰,建國之初勝多敗少,隨後互有勝敗,再之後就任由異族侵擾,只有防禦之功。

“先皇或許癡迷修仙長生,然而覆滅狼王金帳,只此就稱得上中興之主!”

周易下了轎子,見到在門口恭候的父母兄長,上前幾步躬身施禮。

“見過父親,母親!”

“督公,裏邊請。”

周父看周易蒼老模樣,心生幾分憐惜。

周家發達之後,為了附庸風雅,周父請了不少先生教書認字,早不是當年土裏刨食的泥腿子。

自知周家今日之興盛,完全建立在周易的犧牲之上,獨自面對朝堂陰謀詭計,承擔巨大壓力,以至於未老先衰。

“二娃子,為娘親手給你做了酒席。”

周母生的愈發癡肥,說話聲一如當年洪亮粗糙,似乎恐怕別人不知道,周易是她親生的兒子。

周易笑道:“母親費心了。”

周母聽到誇贊,得意的瞥了眼十幾個年輕女子。

任你們平日裏得意,仗著姿色勾引老爺,現在見了周家主事人,一個個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乖乖在旁邊侍候著。

周易將所有人神色變化,都看在眼中。

周父好色,周母好吃,兄長成了官兒迷……

其余周家五服以內的親戚,至少安排了個衙門胥吏職位,搖身一變吃上了皇糧,再不用苦哈哈的種田。

據監察司番子探查得知,這些個親戚各有嗜好,沒一人成氣。

窮人乍富,極少人能堅持本心!

周易原本有拉扯族人的想法,見此情形只將其當豬養,做個樣子給陛下看,當真抄家滅族時候絲毫不會留戀。

說話間來到正堂,門口跪著二十來個孩童,齊齊磕頭拜禮。

周家族中適齡的孩子,都讓周易看一看,當真有哪個入了眼,連帶著父母都能榮華富貴。

周易逐個掃過,目光落在個六七歲孩子身上。

其他孩童惶恐不安,唯有這個眼神平靜,舉止有條有理,不似小門小戶能養出來的模樣。

“這個是哪家的?”

“督公,這是您家的孩子。”

周父面露得色,二十幾個孩童混一起,唯獨挑中這個,正說明自己眼界高明:“他就是周平安,就等你回來,磕頭認爹了。”

“有趣,有趣!”

周易說道:“過來讓咱家瞧瞧。”

周平安聞聲走過來,躬身施禮道:“拜見督公。”

周易按住周平安肩膀,真氣探查體內筋骨經脈,果然堅韌異於常人,丹田中還有股微弱卻精純的真氣。

“這般根骨,必然是從娘胎裏就開始蘊養,非世家宗門才有此秘法,你小子什麽來歷?”

“回稟督公。”

周平安說道:“我是宣府湯家子嗣,原名湯雲,如今湯家毀於異族,僥幸逃得性命流浪到京城。”

周易又問道:“你為何要來周府?”

旁的周父疑惑道:“督公,非是他要來,是我主動收留。”

周平安躬身道:“還請周老爺恕罪,我聽聞督公威名,故意在您面前顯露聰慧,本是想著做個仆役,托身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