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鎮守宮中(第2/3頁)

“不用換,咱家聽說小平子得了惡疾,時日無多,待他死了自然就有缺兒了!”

周易聲音平靜無波,或許是殺人殺多了,說起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兒子明白。”

小印子躬身領命,幹爹說小平子得了惡疾,那就一定得死。

葬禮結束後。

周易屏退左右,獨自站在老鹿墓前。

“咱家總聽你吹噓,與誰誰有恩,救了哪個性命,結果死了也不見誰來送葬,宮裏邊討生活的人,今兒生明兒死,又哪有恩德之說……”

人死如燈滅,往日的恩怨都煙消雲散。

周易恍然間見到,曾經在冷宮與老鹿徹夜暢談,或評判古人,或縱論國朝。

老鹿每每有獨特見解,周易都記在心底,化作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此後說話行事都潛移默化受此影響,稱得上諄諄教導。

“從此以後,咱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

嘆息一聲,正待轉身離去,周易耳邊忽然響起蒼老聲音。

“易公公,咱們又見面了。”

浮屠塔旁倏然出現道身影,仿佛原本就站在那裏,只是因為說話聲而顯露出來。

周易拱手道:“晚輩見過魏公公。”

“當不得前輩,易公公陣斬劍神,咱家也未必能做到,日後便以同輩論。”

魏公公說道:“咱家今日來,一是祭奠鹿公公,二是傳達陛下口諭!”

來了!

周易在坤寧宮與皇後正面交鋒,目的就是將立場傳達給正統帝,果然宮中沒有新鮮事,魏公公轉眼就來傳旨了。

魏公公說道:“陛下有令,易公公鎮守宮闈,嚴防死守,切不可出現大亂子。”

“奴婢接旨。”

周易眼珠一轉,說道:“咱家是否將宮中值守名錄,交由陛下過目,如若哪裏有疏漏,還能早些填補。”

“陛下近日龍體有恙,不便見人。”

魏公公說完,在老鹿墳前燒了疊紙錢,身形縱躍消失不見。

周易望著皇宮方向,目光變幻。

“咱家終究是半路出家的和尚,算不得陛下真正心腹,既如此,仍讓咱家布防皇宮,就不怕與皇後聯手?”

“這世上有誰能拒絕權傾朝野,說不準咱家就鋌而走險!”

“這般簡單的道理,陛下當然能想到,所以他有絕對把握,咱家縱使反了也能剿滅……”

周易反復琢磨,什麽是陛下必勝的手段。

坤寧宮見到皇後,往日淡然、高貴的女子,如同瘋婦一般用武力威脅自己。

周易就知道,皇後要輸了,當下不過是垂死掙紮。

思來想去都覺得不穩妥,皇宮巴掌大的地界,又亭台樓閣無數,先天宗師的強橫能展現的淋漓盡致。

正統帝絕不可能將自身安危,交給海公公、魏公公執掌,甚至不會允許自己有一絲危險。

周易猜不透陛下想法,便推己及人,將自己放在龍椅上推測。

“咱家若是皇帝,發現宮變在即,定然逃之夭夭,待造反的都死光了再回來……逃之夭夭?難怪魏公公會出宮傳旨!”

……

回到值殿監。

周易想著召來司禮監的內侍,詢問陛下近日狀況,很快又放下了這個想法。

縱使叫人來也問不出個真假,圓公公將司禮監經營成了鐵桶,強行逼問,又會打草驚蛇壞了陛下謀劃。

升任內侍司總提督後,周易並沒有清洗、收編其余九監,主要管轄範圍仍然是原本三監,免得權力太大讓陛下忌憚。

正在這時。

門外傳來小忠子聲音:“幹爹,咱查到那私通外人的家夥了。”

周易使了個眼色,小印子等人躬身退下。

“帶進來。”

“拜見幹爹”

小忠子滑跪到周易跟前,咚咚咚磕頭,指著身後白發老者說道。

“這廝姓吳名寧,宮中禦馬監的內侍,暗地裏與平西王有牽連。幹爹回京那日,就是他通風報信,才有了後面世子攔路!”

吳寧聞言並不驚恐,上前叩拜道:“卑下拜見督公。”

周易詫異道:“你不怕咱家?”

東廠督公四個字,在大慶朝能止小孩夜啼,老百姓嚇唬不聽話的孩子,經常會說將你送去東廠讓督公吃了!

“咱家當然怕督公,然而王爺有救命之恩,不得不報!”

吳寧說道:“今日也是得了王爺指示,主動暴露身份傳信,否則以忠公公的手段,再三五個月也難查到咱家頭上。”

小忠子面色發青,卻也沒有反駁。

吳寧身份低微不起眼,平日裏說話辦事謹慎小心,又是宮裏十年以上的老人,怎麽看也不像是平西王的探子。

十年前,平西王還只是地方總兵,連京城都未來過幾回。

周易問道:“王爺讓你傳什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