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禮輕人意重(第2/2頁)

憑啥就光讓我們掏錢?

哎,要不是我拼命抓緊這兩根竹子,咱們今天可就沒竹子用了,真是倒黴。”

余貴軍自言自語道:“早知道你給他6角錢,還不如讓他打我一頓呢!那6角錢,哥你就給我好了,我還能買兩個星期的菜吃哩。”

學校裏面的灶房,是不給學生們不管飯的。

其中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當時的糧食正策。

但學校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困難,所以學校也會到外面去買一些蔬菜回來。

然後給學生們,做一些極其簡單的水煮菜。

甚至學校裏面的各個班級,還有那些教職員工們,都在學校裏面開辟有菜園。

這些自耕自種的蔬菜,最終教師們會拿回去吃一部分。

但主要還是用來,給寄宿在學校裏面的學生們加菜、補充營養。

灶房裏面的水煮菜,一份賣5分錢。

因此剛才余貴軍才會說,6毛錢足夠他買兩個星期的菜來吃了。

一聽到余貴軍說飯吃飯的事情,也在整理自家床鋪的彭勇開口問:“羅旋,王兵,今天晚上咱們怎麽吃飯?”

今天是報名的日子。

但有一些住在很偏遠的學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還沒來,而且即便是這些住宿的學生,也會在外面投親靠友。

吃飯的人太少,而且這個吃、那個不吃,這就讓灶房很難準確掌握住人數。

所以報名這一天,學校裏的夥夫頭,是不會給學生們生火蒸飯的。

聽見彭勇問,余貴軍停住手中的活,豎起耳朵聽。

王兵看看羅旋,意思是讓羅旋出個主意。

羅旋搖搖頭,“我怎麽吃飯都沒關系,還是你們決定吧,我都沒意見。”

自己空間裏有魚有肉,兜裏有錢有糧票,怎麽吃晚飯,當然是無所謂的。

再說了,

哪怕自己一無所有,就是厚著臉皮跑到顧胖子的餐飲服務社裏面去,蹭上他一頓晚飯,都不是什麽問題。

王兵性格很成穩,屬於那種早熟的厲害的品種。

他看見羅旋不表態,便朝著彭勇說道:“那就你來安排吧!如果是我們自己生火做飯,我就回我爹的單位上去拿一口鍋過來。

你們去弄點柴火回來就行。

如果是到外面去吃的話,該多少錢,到時候說一聲,我也不會讓你們幫我墊付一分錢的。”

既然羅旋和王兵都好說,彭勇就把臉轉向余貴軍。

余貴軍紅著臉道:“我家的經濟有點緊張,我爹雖說是在郵電局裏面上班,可我二嫂基本上把他的工資都拿走了……我,這次出來,身上只帶了一點點菜錢。要是花的太多了的話,我後面可就要吃鹽巴拌飯了……”

王兵和彭勇對余貴軍的話,聽的是一頭霧水。

他話裏話外、扯東扯西的。

這就使得嚴重缺乏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彭勇和王兵二人,根本就理解不了這個余貴軍,到底在說什麽!

在場之人,唯有羅旋聽出來了一點兒苗頭。

聽懂了余貴軍話裏,所表達出來的意思的羅旋,心裏不禁更加鄙夷他來:這個余貴軍!

他為了占同學們一點兒便宜,甚至不惜把他自己家的齷齪醜事、人倫慘劇給搬了出來……

羅旋不露聲色的問了他一句:“你讀書是為了什麽?”

余貴軍擡起頭道:“我要拿到高小畢業證、甚至是一張初中畢業證!這樣一來,我就有可能頂替我爸,去郵電局上班、吃上國家糧。”

為了再確認一下,羅旋又問他,“你幾個哥哥?他們都是什麽文化程度?”

余貴軍道:“我有兩個哥哥。大哥不識字,也沒結婚。他只知道在山裏面幹活、去生產隊裏掙工分。我二哥初小畢業,他……他有可能,以後等我爹退休之後,他會去頂替我爹。”

聽到這裏,

羅旋算是明白了:老大是那種只知道幹活,根本就不會替他自己考慮的那種正宗“老實人”。

這種人,農村裏其實很多。

他一輩子存在的意義,就是替家裏幹活、給別人當墊腳石。

什麽結婚生子、什麽吃喝享受、什麽理想追求……這些東西,他統統沒有、他也不懂。

這樣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什麽是快樂,也不知道什麽是憂愁;他甚至都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維能力。

他打小就沒上過學,從小也沒有人會去啟發他的智力。

每天該幹什麽、每天該去哪裏做什麽農活,都是被家人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照辦就好。

猶如兩條腿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