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準備進山去熬日子(第2/3頁)

其實,就相當於是出納員。

只不過人家出納員,手上進進出出的都是現金;而這位倉庫保管員手頭縫裏沾著的,則是糧食罷了。

自從羅旋,隨手丟給大隊會計、和以前的老倉庫保管員,每人一個“子女招工入城”的指標之後。

這二人便再也沒管過,新的糧倉裏面的貨物進出情況了……

反正,

只要不耽擱大隊裏面,各大養雞場、養豬場裏面的飼料用糧;只要年底,能夠足額完成上級下達的派購任務。

其它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而且有大隊長彭志坤,以他的前個人前途擔保:新倉庫裏的糧食,絕對不會有問題。

再加上羅旋,

也給會計、老保管員私下裏放話了:新倉出了任何問題,都由他來承擔。

這就使得老會計,和老保管員二人,樂的放權……

他們心裏也知道,自己不放權,恐怕也不行啊!

羅旋給自個兒家的招工指標,可不是白給的。既然人家能給,自己自然也有辦法,將它收回去……

所以,

每次易陽,他需要往外拉糧食去賣的時候,直接和三嫂子兩口子對接就行了。

根本就不用假手他人。

這樣一來,

羅旋要想往這些糧食裏面,摻雜進去自己空間裏面的糧食,就會變得非常的容易了。

而三嫂子兩口子,

其實她們,也就是這個倉庫裏面的糧食搬運工,她們按照羅旋的要求,不必去核對具體的糧食數量。

三嫂子從一位普普通通的生產隊社員,搖身一變,成了萬眾競相巴結、討好的大隊新倉保管員。

這一社會地位的巨大提升,使得三嫂子對羅旋的話,那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

有些時候,她們兩口子下班回家之後。

第二天再到倉庫裏一看,角落裏的糧食,竟然又多出了一大堆!

對於這種情況,三嫂子他們根本就不會多問半句。

因為三嫂子他們知道:不用說,肯定是昨夜,羅旋又讓人送過來了一些糧食。

別人挖公家的墻角,是往外搬東西。

而人家羅旋,人家是往公家的糧倉裏面放糧食進去。

對這種好人好事,三嫂子也是喜聞樂見的:糧食多了,總歸不會拿去浪費;總歸最終會讓社員們的日子,過得更好。

她又何必多事呢?

而且三嫂子兩口子,知道羅旋的脾氣:要是敢多問幾句的話,兩口子這份來之不易的寶貴工作機會。

就會“啪”的一聲,很快啊,沒了……

忙前忙後一大段時間。

羅旋總算處理完了,正興大隊裏面的這些瑣碎事情。

然後,羅旋便帶著拓石展兩爺孫和小草,起身趕往小老君山。

在小老君山裏面,自己還有三件、比較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辦。

至於山外的事情,需要自己操心的地方也不多了。

盡人事,聽天命。

自己該努力的,已經努力過了,那就不再去多管。

反正至少正興大隊,今年恐怕不會有人因為饑餓,而提前和大家夥說拜拜了。

至於其他的地方,

羅旋覺得自己有能力的話,能幫幫就幫一下。要是實在沒那個能力、或者是感覺到自身不太安全的時候。

那就只好撒手不管了……

總之,

反正自己的原則就是:在確保自身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隨緣幫幫其他人。

要是實在幫不了,那就算了!

絕不勉強。

這就好比古人智者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後面那兩件事兒,與自己無關。

但自己有點余力的時候,伸手幫幫身邊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這事兒還是應該做的。

羅旋抱著小草,帶著托海麗她們,一路走走歇歇。

總算在傍晚的時候,趕到了小老君生產隊的村辦學校裏。

羅旋這是準備把小草,先放到學校裏面,交給陳曉端培養。

然後自己再帶著拓海麗兩爺孫,連夜往小老君山趕路。

拓石展眼盲。

白天趕路和晚上趕路,對他來說沒啥區別。

只不過,

現在從小老君生產隊,趕往小老君山那一段路,是新開辟出來的羊腸小道。

特別的難行。

自己今天晚上,要帶著拓海麗她們連夜趕路,恐怕有點苦頭吃……

現在,“江內市大小老君山自然保護區”已經正式成立。

或許是因為張維前期,制造的輿論氛圍很足。

但羅旋估計:上級之所以這麽快就同意,成立一個市級的自然保護區。

其實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因為那口神奇的水潭。

從這口神奇的水潭當中,浸泡出來的糧食種子,植株粗壯,生長迅速,抗病力強。